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
外资机构展望中国突围

2022-07-14 来源: 作者:李颖超

  证券时报记者 李颖超

  

  2022年半程已过,关于下半年宏观经济基本形势的判断成为了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连日来,多家外资银行机构也陆续抛出了相关见解。

  从现实情况来看,全球PMI进入下降周期,美国经济数据中多个前瞻指标暗示衰退;欧洲面临高通胀的同时,经济增长预期不如美国,欧元汇率起伏……多种指标共同指向下,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

  高通胀隐忧

  通货膨胀或正演化成为最大隐忧之一。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免于通货膨胀困扰,但是随着内外周期分化,这一局面或将改变。

  花旗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指出,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可能正于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中见顶,中国生产恢复快于内需的现实也将使得工业品通胀趋于缓和,“我们预测,CPI通胀将从上半年1.7%翻倍到下半年3.4%,并在2023年维持在3.3%左右。”他认为,通货膨胀势必成为货币政策不可忽略的考量因素。

  渣打银行财富管理部日前发布的全球市场展望报告预计,美联储到年底前将再次加息150个基点至3.25%,使利率超过美联储的“中性”水平2.5%。随着美联储政策变得具有限制性,未来6~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将大幅上升。

  “通胀高企且不断上升,加上全球央行越来越强硬,加大了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可能性。”上述报告指出,与此同时,中国处于经济周期的另一侧,对财政和信贷政策转向更为支持,有望从上半年的艰难挑战中逐渐复苏。

  根据瑞银资产管理近日发布的2022年全景展望年中报告《通胀——迎接挑战》,全球增长恐慌将是2022年下半年最有可能被市场参与者定价的经济因素。

  “市场和投资者争先恐后地重新为风险定价,尤其是在技术颠覆这一增长型领域。标准普尔500指数正式步入熊市,债券和股票开始出现20余年来的首次正相关。”瑞银资产管理投资主管Barry Gill表示,投资者目前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是通胀压力到底会持续多久,以及央行行长们的热情是否会意外地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从资产配置来看,瑞银判断,如果通胀实现周期性放缓,各国央行转向更温和的方向,使全球经济活动恢复增长,耐心的投资者或许能享受到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全球股市入场时机。

  以基建稳增长

  “虽然全球经济笼罩在衰退风险的阴影中,但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至暗时刻或已过去。”余向荣表示,6月以来随着疫情受控,供应链逐渐畅通,中国经济增长正逐步回到正轨,“近期局部疫情有所反弹,但我们倾向于认为政府应急机制已经进一步完善。”

  当然,目前经济复苏还不均衡不稳固,下半年也面临多重挑战。花旗方面判断,供应端的问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但需求端的恢复依然较为滞后。比如,5月以来,基建是推动投资改善的主力,而房地产相关指标依然疲弱,居民消费也持续不振。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日前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基建中,会更看好新基建这一题材,例如智能电网、水资源云运算、人工智能等投资方向,“我们觉得这种偏向政策稳增长、顺周期的板块,其实都有投资机会。”

  站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不少机构也指出,未来在平衡经济结构调整、降低杠杆与支持必要经济增长的目标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而疫情也加剧了该挑战。穆迪预计,2022年余下时间内,政策将更加着力应对增长放缓和支持市场情绪。

  下半年,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依然棘手。余向荣也指出,在家庭和企业信心较为低迷的情况下,提振终端需求可能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全球衰退风险对中国外需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提振总需求是中国政策现在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

  他预计,政府将会采取一系列增量政策以巩固需求复苏的势头。首先,房地产支持政策将会持续,直到销售和投资重回正轨,政府或将更为积极地采取包括调整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放松一线城市等在内的政策举措来进一步恢复购房者信心。其次,财政政策也会继续发力。在近期推出的多项准财政工具以外,下半年政府需要、也会追加至少1.5万亿元的财政增量资金。资金补充的途径包括提前下达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增加国企利润上缴以及盘活存量结余资金,但发行特别国债或者修订预算的可能性正在下降。最后,货币政策正从危机模式中退出,但仍将维持宽松态势。政策操作将以稳定信贷增长而非降低利率为重点。

  “我们预测,下半年人民银行不会降低政策利率,但会降准一次以配合财政和准财政政策。”余向荣表示。

本版导读

2022-07-14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