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深圳“十元店”

2020-08-25 来源: 作者:胡不归

  【胡思乱想】

  如果能够提供另一种形式的“十元店”,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给求职者一个相对舒适、便宜的落脚地,一定会大受欢迎。

  胡不归

  

  深圳经济特区年届不惑,各路纪念文章层出不穷。笔者阅读之余,不禁想起了在深圳早已消逝的“十元店”。

  “十元店”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毫无概念。但对于上世纪80、90年代来深圳打拼的人来说,可是承载起了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遍布在人才市场或者职业介绍所周边的“十元店”通常是一些大通铺或者双层床,一个床位一晚10元钱的资费,仅提供简单的睡眠与洗漱服务。别看简单,这可解决了求职者的大问题。

  特区成立的前20年,深圳经济发展迅猛异常,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无数内地人怀揣梦想,孤身一人到深圳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在上个世纪,深圳与内地的工资差距显著,拿着内地的收入到深圳来消费,那求职成本可不是一般的高。复印一张证书都要5角钱,每天投出几份简历,复印资料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喝水吃饭,有多少人感到囊中羞涩。而晚上的住宿是最大的一笔开支,当年不乏有人在立交桥下凑合的,但不能洗漱,影响形象,降低了被录用的可能。因此“十元店”应运而生,成为很多到深求职者的第一落脚点。

  与“十元店”相伴随的是城中村的出租房。深圳当地洗脚上田的土著们,从大量进入深圳求职者中寻求到了商机,纷纷在自家宅基地上加建或者改建,用一间间单房为初到深圳而单位又不管住宿的人提供了栖居之处。“不种庄稼只种房”成为当时深圳村民的形象写照。

  “十元店”与城中村表面上看只是解决了部分人的生计问题,实际上却体现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开放与创新精神。深圳经济特区作为开放的产物,骨子里带着开放的基因。特区成立伊始就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从国内国外引进了大量的项目、资金、人才。英雄不问出处,无论你是在原来单位的失意者还是意气风发的寻梦者,只要来了深圳,能够展示你的才华与能力,深圳都有你的立足之地。“十元店”与城中村给了很多人最初的生活平台。

  深圳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最包容的城市,与很多人发迹于“十元店”或城中村是分不开的,今天住在“十元店”,过几年可能就是个大老板。深圳的村民们都深谙这个道理,为了和不懂白话的各路租客交流,即便上了年纪的村民也得学用蹩脚的普通话。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一个到深圳的人都不会有违和感,更不会有被排斥的感觉。“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并不是一句单纯的宣传用语,而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

  与“十元店”、城中村一脉相承的是深圳市各级政府对待外来人员的态度与做法。作为学龄儿童人数最多的城市,深圳的中小学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但深圳对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上秉承的态度却是一线城市中最友好的。只要符合条件,外来人员子女与本地户籍人员一样就近申请入学,为解决教育资源的紧缺状况,政府还以补贴的形式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使外来人员子女一样享受普惠的义务教育。

  深圳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大量的人才聚集。拥有人才,尤其是拥有更多年轻的人才方能拥有未来,近几年各大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屡见不鲜,各地政府奇招频出,优惠措施不断出台。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的高房价极有可能成为吸引人才的一个拦路虎。“十元店”早已成为历史,城中村有不少也已经得到了规模化的改造。城中村改造之后,环境确实得到了改善,但房租也相应提高了一个台阶,这对于刚刚入职的年轻人来说,无疑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如果不能解决高房价、高房租问题,一定会对人才产生挤出效应,这对深圳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的模范生,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面临新的问题,但总有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创新的智慧来加以解决。现在各级政府也积极推出安居房、人才房,试图解决市民的住房需求,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但面对新的求职者,如果能够提供另一种形式的“十元店”,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给求职者一个相对舒适、便宜的落脚地,一定会大受欢迎。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版导读

2020-08-25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