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来源:证券时报 2023-08-08 B062版 作者:

(上接B61版)

四、本次发行的有关机构

(一)发行人

  (二)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三)律师事务所

  (四)审计机构

  (五)资信评级机构

  (六)申请上市的证券交易所

  (七)登记结算公司

  (八)保荐人、主承销商收款银行

  五、发行人与本次发行有关中介机构的关系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发行人与本次发行有关的保荐人、承销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及其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经办人员之间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或其他权益关系。

  第三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本次发行前股本总额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数为154,470,010股,其中公司前10名股东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和上市以来的变化情况

  (一)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1、控股股东情况

  报告期内,鉴于发行人任一股东均未持股超过50%,且持股较多的葛志勇、李文等股东直接持股数均未超过30%,因此发行人不存在控股股东。

  2、实际控制人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葛志勇直接持有公司41,770,23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04%,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无锡奥创、无锡奥利持有公司股份6,525,000股、3,219,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2%、2.08%;李文直接持有公司27,475,76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79%。葛志勇、李文通过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合计控制公司51.14%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简历如下:

  葛志勇,男,1970年6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自动控制专业硕士,工程师。1995年至2006年,历任无锡邮电局工程师、科员,储汇业务局(现无锡邮政储蓄银行)副局长;2006年至2009年,任无锡华信副总经理。2010年作为主要创始人创立奥特维有限,并担任奥特维有限的执行董事、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本届董事任期为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及公司战略规划。

  李文,男,1970年4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电气专业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1992年至1997年,任核工业部第五研究设计院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98年至2003年,任无锡市三保实业公司工程师;2003年至2009年,任无锡市同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0年作为主要创始人创立奥特维有限,并担任奥特维有限的监事、技术总监。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技术总监,本届董事任期为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负责公司的研发工作,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指导各个产品线分别进行新产品设计开发工作。

  3、上市以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化情况

  自上市以来,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葛志勇、李文的情况未发生变化。

  (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所持有发行人股份被质押、冻结或潜在纠纷的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实际控制人葛志勇、李文所持公司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或潜在纠纷的情况。

  (三)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对其他企业的投资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主要对外投资情况如下:

  第四节 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

  本节的财务数据反映了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现金流量;如无特别说明,本节引用的财务数据均来自公司经审计的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财务报告。

  公司提示投资者关注募集说明书所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全文,以获取全部财务资料。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类型及重要性水平

  (一)审计意见类型

  公司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财务报告已由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并出具了立信中联审字[2021]D-0088号、立信中联审字[2022]D-0212号、立信中联审字[2023]D-0007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二)与财务会计信息相关的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标准

  本节披露的与财务会计信息相关重大事项标准为当期营业收入总额的0.5%,或金额虽未达到当期营业收入总额0.5%但公司认为较重要的相关事项。

  二、财务报表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二)合并利润表

  单位:元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三、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及变化情况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和准则解释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此外,公司还按照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一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披露有关财务信息。

  (二)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及变化情况

  截至2022年末,发行人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如下:

  注:公司于2021年1月7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拟投资常州松瓷机电有限公司的议案》。2021年4月13日,常州松瓷机电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变更完成后公司持有常州松瓷机电有限公司51%股权。2021年6月22日,常州松瓷机电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无锡松瓷机电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向松瓷机电增资(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新设子公司旭睿科技、科芯技术,将该等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除上述情况外,公司合并范围无其他变更。

  四、最近三年财务指标及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一)主要财务比率

  上述财务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预付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普通股股份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折旧摊销,折旧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与使用权资产折旧,摊销包括无形资产摊销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研发费用/营业收入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每股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每股净现金流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期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如无特别说明,本章中出现的指标均依据上述口径计算。

  报告期内,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为19,895.52万元、44,930.58万元、86,562.63万元,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17.78倍、34.35倍、55.26倍。随着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和利息保障倍数增长至较高水平。

  (二)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收益

  1、净资产收益率

  2、每股收益

  单位:元

  注:计算公式如下:

  (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E0+NP÷2+Ei×Mi÷M0-Ej×Mj÷M0±Ek×Mk÷M0)

  其中:P分别对应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E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Ek为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净资产增减变动;Mk为发生其他净资产增减变动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2)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P÷S

  S=S0+S1+S2×Mi÷M0-S3×M2÷M0-S4

  其中: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S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S0为期初股份总数;S1为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数;S2为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S3为报告期因回购等减少股份数;S4为报告期缩股数;M0报告期月份数;Mi为增加股份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2为减少股份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3)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P1/(S0+S1+S2×Mi÷M0-S3×M2÷M0-S4+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可转换债券等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其中,P1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并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其影响,按《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进行调整。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已考虑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和加权平均股数的影响,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三)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1,874.70万元、4,523.45万元、4,659.66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2.07%、12.20%、6.54%,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

  五、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一)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1、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一一租赁》(财会2018[35]号)(以下简称“新租赁准则”)

  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上述新租赁准则,并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做出调整。执行该准则对财务报表的主要影响如下:

  单位:元

  2、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

  财政部于2017年度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修订后的准则规定,首次执行该准则应当根据累积影响数调整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

  本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根据准则的规定,本公司仅对在首次执行日尚未完成的合同的累积影响数调整2020年年初留存收益以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比较财务报表不做调整。执行该准则的主要影响如下:

  与原收入准则相比,执行新收入准则对2020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如下:

  (二)重要会计估计变更

  本公司原对存货发出计价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公司于2021年9月1日起开始使用SAP企业管理软件进行全流程管理。为了与该软件运行要求保持一致,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变更为移动加权平均法。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的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因而采用未来适用法,不对以前年度会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三)会计差错更正

  报告期内,公司无会计差错更正。

  六、财务状况分析

  (一)资产情况

  1、资产构成及其变化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297,965.92万元、428,239.34万元、850,844.30万元。

  公司2021年末资产总额较2020年末增长130,273.41万元,其主要原因,一是在手订单进一步增加,存货余额增长;二是随着经营规模扩大,收入回笼增加,使得应收款项融资余额、货币资金等科目相应增加所致。

  公司2022年末资产总额较2021年末增长422,604.96万元,其主要原因,一是在手订单进一步增加,存货余额增长;二是经营规模扩大,订单回款增加,以及2022年8月收到股权融资款等因素,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融资余额等相关科目增加。

  2、流动资产科目分析

  公司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其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依靠租赁厂房进行生产经营,且生产过程对人工依赖程度较高,设备投入较少。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资产分别为280,119.17万元、385,143.00万元、766,489.35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94.01%、89.94%、90.09%。

  (1)货币资金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货币资金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信用证和保函保证金,保证金账户资金为受限资金。

  (2)交易性金融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分别为43,060.21万元、25,087.06万元、96,834.87万元,主要为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其中,理财产品主要是对暂时闲置的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该等理财产品均按期兑付。截至2022年末,发行人持有的理财产品情况如下:

  注:兴银理财金雪球稳利1号C款净值型理财产品、兴银理财金雪球稳添利月盈(1个月最短持有期)1号日开固收类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未约定业绩基准。

  2022年6月末,公司将无锡松煜股权投资和欧普泰股权投资调整到“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项目核算,具体详见本节之“六、财务状况分析”之“(一)资产情况”之“3、主要非流动资产科目分析”之“(1)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部分。

  (3)应收账款

  A、应收账款基本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情况如下:

  2021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2020年末下降266.90万元,远低于收入增长率,其主要是公司客户回款(包括应收票据回款等)情况较好所致。

  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2021年末增长51,479.71万元,主要系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2.94%,部分验收款等合同款项尚未收回所致。

  B、应收账款账龄及坏账计提情况

  ①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对于有客观证据表明某项应收款项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应收账款,公司于2022年末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②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按账龄分类的应收账款及坏账计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根据上表,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大部分集中在1年以内,占比分别为83.22%、81.62%、91.47%,处于陆续收回过程中。公司应收账款客户中,主要是信誉、资质较好的大型光伏企业。公司应收账款总体风险较低。

  ③公司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的坏账计提政策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如下:

  注1:数据来源:年度报告、招股说明书

  注2:可比公司“上机数控”变更证券简称为“弘元绿能”,下同。

  根据上表,公司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的坏账计提政策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不存在重大差异。

  C、应收账款前五名单位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注:上述客户为合并口径。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均非公司关联方。公司应收账款中无应收持有公司5%(含5%)以上表决权股份的股东的款项。

  (4)应收款项融资

  公司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相关规定,将应收票据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并于应收款项融资列报。报告期各期末,应收款项融资金额分别为29,028.54万元、71,032.80万元、105,524.30万元。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中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和已背书或贴现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

  (5)预付款项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付款项分别为5,032.95万元、4,196.74万元、5,357.98万元。公司预付款项主要为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尚未与供应商办理结算的预付采购款。随公司业务规模扩张、产品不断丰富,原材料采购数量与规格的需求增加,2022年末预付账款金额较2021年末增加1,161.24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预付账款账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截至2022年末,公司预付账款中无预付持有公司5%(含5%)以上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款项。

  (6)其他应收款

  报告期各期末,其他应收款具体情况如下表: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0.43%、0.50%、0.49%。

  2021年末,其他应收款余额较2020年末增加915.81万元,2022年末,其他应收款余额较2021年末增加2,195.62万元,主要系厂房租赁押金、投标保证金和出口退税增加所致。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前五名单位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截至2022年末,公司其他应收款中无持有公司5%以上(含5%)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款项。

  (7)存货

  A、存货构成及变动原因

  单位:万元,%

  2021年末,公司存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59,719.73万元,增长44.52%,主要是发出商品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9.39%、在产品余额较上年末增长86.54%、原材料余额较上年末增加48.40%所致。2021年,多主栅技术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同时182mm、210mm规格大硅片技术快速应用,以及下游行业增长影响,公司签署销售订单为42.81亿元(含增值税),同比增长60.52%,导致期末为履行该等订单,尚未验收的发出设备、采购的原材料、在产设备等均有增加。

  2022年末,公司存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01,219.31万元,增长率为103.79%,主要是发出商品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02.04%、在产品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26.13%、原材料余额较上年末增加88.28%所致。公司2022年度新签订单73.74亿元(含增值税),比去年同期增长72.25%,截至2022年末在手订单73.22亿元(含增值税),较去年末增长72.04%,导致期末为履行该等订单,尚未验收的发出设备、采购的原材料、在产品等均有增加。

  B、存货跌价准备

  公司对存货按照会计准则并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计提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报告期内,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5,983.35万元、8,716.94万元、6,293.84万元,占存货余额的比例分别为4.46%、4.50%、1.59%,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8)其他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资产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他流动资产中待抵扣和待认证进项税金额增长较快。2020年末,其他流动资产中理财产品金额5,125.00万元为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的大额存单理财产品。

  3、主要非流动资产科目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5.99%、10.06%、 9.91%。

  2021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为募集资金陆续投入至募投项目。

  2022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

  (1)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1年末,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为公司投资富海新材三期认缴出资2,000万元。2022年末,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除富海新材三期投资外,还有无锡松煜股权投资和欧普泰股权投资。上述投资的具体信息详见本节之“六、财务状况分析”之“(五)财务性投资情况”。鉴于公司已于2022年6月明确,短期内无处置无锡松煜股权的计划,对欧普泰股权承诺锁定36个月,根据公司管理上述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期限,自2022年6月末起,公司将上述金融资产在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项目列报。

  (2)固定资产

  公司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办公设备、机器设备、电子设备和运输设备。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资产价值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2,101.99万元、14,081.75万元、39,332.40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1.78%、32.68%、46.63%。随着募投资金陆续投入至募投项目,公司固定资产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

  公司固定资产主要由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办公设备、电子设备和运输设备构成。2021年末,公司固定资产增加11,979.76万元,主要是IPO募投项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的生产厂房部分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10,984.86万元。2022年末,固定资产增加25,250.66万元,主要是IPO募投项目除生产厂房外的其他部分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转入固定资产所致。

  2022年末,各类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和净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3)在建工程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在建工程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1年末,公司在建工程增加4,802.67万元,主要是IPO募投项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持续投入所致。2022年末,IPO募投项目已全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转入固定资产,故在建工程余额有所下降。光伏专用设备及研发中心系公司以自有资金投入的生产及研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2022年末在建工程金额9,799.81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工程情况良好,期末不存在减值迹象。

  (4)使用权资产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租赁房屋进行生产经营,生产过程主要依靠人工装配调试。自2021年1月1日起,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使用权资产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5)无形资产

  公司无形资产主要为土地使用权、专利及软件使用权。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3,843.87万元、4,404.06万元、6,009.79万元,占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29%、1.03%、0.71%。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处理。

  (6)商誉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商誉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均为2,037.15万元,占各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48%、0.24%,占比较小。

  2021年4月1日,公司向松瓷机电出资4,371.43万元,取得其51%的股权,收购成本与相应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形成商誉2,037.15万元。相关净资产公允价值依据为无锡金博房地产土地资产估价咨询有限公司出具的锡金博评咨字(2021)第1-100号评估报告。

  2022年末,公司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并聘请资产评估公司对松瓷机电商誉所在资产组进行评估。根据江苏普信资产评估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2023年4月17日出具的苏普评报字(2023)第8007号评估报告,松瓷机电商誉及相关资产组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可收回金额高于含商誉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公司商誉未出现减值迹象,不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7)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主要为各租赁厂房的装修费用,其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期摊销。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待摊费用分别为182.17万元、246.70万元、2,881.45万元,占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06%、0.06%、0.34%。

  (8)递延所得税资产

  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主要为公司计提减值准备、预计负债而造成的暂时性差异。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为1,749.40万元、2,884.12万元、7,112.66万元,占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59%、0.67%、0.84%。

  对于持续亏损的子公司智能装备公司和光学应用公司,公司出于谨慎性考虑,未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

  (9)其他非流动资产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为预付长期资产构建款。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为684.00万元、916.86万元、175.62万元。

  (二)负债情况

  1、负债构成及其变化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负债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负债合计分别为189,006.15万元、285,438.64万元、591,938.81万元,主要为流动负债,其占同时点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9.46%、98.85%、98.47%。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负债总额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行业景气度提高以及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大幅增加,新签订单逐年较快增长,导致相应的采购支出、预收货款、票据贴现或背书等大幅增加,从而应付账款、合同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等相应增长。

  2、主要负债科目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主要负债科目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合同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和其他流动负债。

  (1)短期借款

  公司报告期各期末短期借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短期借款分别为34,012.29万元、42,803.05万元、61,231.58万元。公司短期借款增长,主要原因是随着公司经营规模快速扩大,资金需求较高,应收票据背书/贴现(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金额)及信用借款增加。

  (2)应付票据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票据余额分别为19,844.91万元、17,979.04万元、86,090.55万元,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

  2022年末,应付票据较上年末增加68,111.51万元,主要原因系公司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公司考虑营运资金管理等因素,使用应付票据支付采购款规模增加所致。

  (3)应付账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账款分别为59,136.59万元、80,712.51万元、192,802.87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应付账款主要是应付供应商的材料采购款。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应付账款逐年增加。

  (4)合同负债

  2017年7月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收入》(财会[2017]22号),将依据合同收取的预收账款调整至合同负债列报,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同负债金额为67,164.52万元、114,245.84万元、198,037.12万元,占负债总额的比例为35.54%、40.02%、33.46%。报告期内,公司合同负债科目余额增幅较大,主要是公司在手订单增加,客户依照合同约定已支付的合同预付款等款项随之增加所致。

  (5)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主要为公司工资本月计提、下月发放所致。公司报告期各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4,137.92万元、7,865.93万元、11,980.63万元,占负债的比例分别为2.19%、2.76%、2.02%。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主要为已计提尚未发放的员工工资、奖金等。报告期各期末,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增长及员工人数的增加,应付职工薪酬余额整体呈增长趋势。

  (6)应交税费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交税费主要税种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交税费分别为2,694.57万元、2,925.21万元、8,490.62万元,占负债的比例分别为1.43%、1.02%、1.43%,主要由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构成,占比较低。

  (7)其他应付款

  公司其他应付款主要为应付员工报销款、工程保留金、质保金、保证金、押金等款项。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付款分别为986.86万元、110.54万元、227.29万元。

  (8)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667.31万元、2,772.98万元,主要为2021年1月1日起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后产生的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

  (9)其他流动负债

  2021年末、2022年末,公司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14,851.96万元、21,226.36万元,均为待转销项税。报告期末,公司待转销项税余额较大,主要是公司在手订单增加,客户依照合同约定已支付的合同预付款及销项税额随之增加所致。

  2、非流动负债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028.49万元、3,277.25万元、9,078.80万元。

  (1)租赁负债

  2021年1月1日,公司适用新租赁准则,租赁负债相关金额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公司租赁负债按照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初始计量。租赁付款额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各个期间内按照确认租赁付款额现值的折现率确认利息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

  (2)预计负债

  本公司确认的预计负债为计提的产品售后质量维护支出,按照整机销售收入的1.2%计提预计负债,并在实际发生质保支出时冲抵。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预计负债余额分别为742.54万元、1,104.00万元、1,222.61万元。

  (3)递延收益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递延收益金额分别为235.93万元、186.83万元、137.48万元,均为尚未摊销完毕的政府补助。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主要偿债能力指标如下:

  A、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1.49、1.36、1.32,总体稳定且维持较高水平。公司速动比率各报告期分别为0.74、0.67、0.62,公司速动比率有所下降,主要是公司近几年订单量持续较快增长,为执行该等订单的存货相应较快增长,导致公司流动资产中存货占比逐年提高所致。

  公司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报告期各期末,其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94.01%、89.94%、90.09%。截至2022年末,公司流动资产中可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余额为59,781.70万元,有息债务为34,382.99万元,公司货币资金充足,无法偿还公司未来到期有息负债的风险较低。2022年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7,767.19万元,为到期有息负债的偿还提供了保障。

  B、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63.43%、66.65%和69.57%,2020年IPO之后呈上升趋势。公司负债主要是合同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归集到“短期借款”)等经营性负债,有息债务比例分别为9.88%、6.26%、5.81%,占比相对较低。

  报告期内,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为19,895.52万元、44,930.58万元、86,562.63万元,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17.78倍、34.35倍、55.26倍。随着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和利息保障倍数增长至较高水平,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较强。

  2、公司偿债能力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

  公司选取光伏设备上市公司金辰股份、捷佳伟创、迈为股份、罗博特科、弘元绿能(原“上机数控”)、帝尔激光、晶盛机电,以及与公司主要产品一一串焊机存在竞争关系的先导智能作为可比公司,天准科技主要产品为消费电子检测装备(硅片分选机没有单独披露),其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等财务比率与公司可比性较差,故本节不将天准科技列为比较对象。

  公司偿债能力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变动趋势相似,但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主要系帝尔激光2021年获得可转债融资款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可比公司,进而拉高了平均值。除帝尔激光外,公司与其他可比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差异不大,处于合理水平。

  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高于同行业平均值。报告期各期,受多主栅、半片技术渗透率快速提高影响及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公司订单量大幅增长,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采购规模相应大幅增长,预收货款增加,造成公司负债增长较快,导致公司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仍保持较高水平且呈上升态势。

  (四)资产周转能力分析

  1、资产周转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周转率指标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系公司新签订单规模较大,且下游客户景气度较高,货款回笼金额相对较高,使收入规模增长快于应收账款增长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在手订单规模持续快速扩大,而公司设备存在较长的验收周期,从而导致为履行该等订单使存货规模增速总体快于结转成本的增速。

  2、公司资产周转率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周转率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次/年

  注1: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注2: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74次/年、4.45次/年和4.95次/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系公司新签订单规模较大,2022年新签订单73.74亿元,下游客户景气度较高,货款回笼金额(包括银行承兑票据回款)相对较高,使收入规模增长快于应收账款增长所致。因此,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改善,处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较好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系弘元绿能(原“上机数控”)因开展硅片业务,业务结构与公司存在较大差异,存货周转率较高所致。剔除该因素影响后,公司存货周转率仍略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发行人自2020年度以来,随着光伏行业高速发展,及组件设备领域半片技术、大硅片技术的渗透率提高,产生了大量的新增产能建设需求以及存量产能更新需求,所处细分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同时,公司大尺寸超高速串焊机产品技术较为先进,在细分市场具备一定技术及产品优势,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上述因素叠加影响下,公司2020年、2021年、2022年新签订单26.67亿元、42.81亿元、73.7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7.63%、60.52%、72.25%。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存货规模随之增长,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存货余额较上期末增长119.32%、44.52%、103.79%,导致公司自2020年起存货周转率略有降低。

  (五)财务性投资情况

  截至2022年末,公司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2年末,公司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富海新材三期”账面价值为1,907.51万元,该笔投资系富海新材三期对公司重要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股权投资,公司为加深与该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保证供应链安全,认缴富海新材三期出资2,000万元。公司对富海新材三期的投资认定为财务性投资,按照合伙协议约定持有及退出。2022年末,该笔投资账面价值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的比例为0.74%,未超过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30%。

  2022年末,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公司对无锡松煜和欧普泰的股权投资均是围绕光伏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符合公司主营业务及战略发展方向,因此,不界定为财务性投资。

  综上,公司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

  七、经营成果分析

  报告期各期,公司经营成果概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5,532.90万元、36,736.75万元和69,483.55万元。

  2021年,公司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1,203.8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6.51%,主要是公司2021年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所致。2022年,公司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9.14%,主要是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所致。

  (一)营业收入变动及构成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结构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5%、99.91%、99.96%,主营业务突出。

  1、主营业务收入变动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4,329.13万元、204,478.34万元、353,830.68万元,其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单位: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下游行业总体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公司产品主要来自光伏行业,报告期内,光伏设备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4.70%、84.37%、84.62%。2020年,随着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降低、我国提出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等因素,国内光伏新增装机48.2GW,同比增长60%,并带动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增长至130GW。随着全球众多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推动全球光伏市场继续保待高速增长。2022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达87.41GW,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达230GW。根据CPIA统计预测,2022年,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快速增长,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光伏行业总体较好的发展态势带动了光伏设备需求,为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创造了较好的经营环境。

  (2)研发投入驱动业务增长

  公司报告期内采取高研发投入策略,2020年至2022年累计研发投入4.51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为6.71%,使得公司的产品线不断丰富和升级。根据光伏行业降本增效、技术进步的趋势,公司产品的升级和丰富驱动公司业务增长。例如,公司的多主栅串焊机2018年开始实现销售,随着多主栅组件封装工艺的成熟,自2019年开始至2021年大规模形成收入并驱动公司业务快速增长。自2021年起,随着硅片大尺寸化进程加快,公司开发的适应大尺寸硅片、半片技术的大尺寸超高速串焊机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进一步驱动公司收入增长。

  (3)下游技术进步导致设备更新替代需求较大

  光伏行业需要通过持续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受此影响,光伏设备更新替代需求较大,下游厂商为保持竞争力,提高有效产能,需要大量采购最新设备。具体而言,一是新技术导入较快,导致新设备迅速替代传统产品。二是同类技术进步快,导致存在存量设备折旧快,设备更新周期短。以串焊机为例,2018年以常规串焊机为主并开始导入多主栅串焊机,2019年-2021年多主栅串焊机渗透率快速提高,当前随着硅片大尺寸化,串焊机需要适应大尺寸硅片,公司已开发的大尺寸超高速串焊机出现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末该产品在手订单35.08亿元(含增值税)。

  2、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产品结构分析

(下转B63版)

本版导读

2023-08-08

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