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PMI回升并不意味经济放缓已告终结
郑晓波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

  在连续3个月回落后,8月份PMI指数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对此,分析师认为,8月份PMI指数回升主要源于季节性因素,尚难判断经济已经结束回落态势,不过经济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已然不大。

  经济放缓局面未改

  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市场对此普遍较为担心。PMI指数在过去的5月、6月、7月连续3月回落,并在7月创下17个月来的新低,为51.2%。

  对于8月份PMI指数的回升,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认为,这是季节性因素造成的。他指出,从历史数据来看,除2008年外,其他年份的8月份PMI均高于7月份。也就是说,8月份PMI上升更多是季节性因素所致。“由此得出接下来月份PMI再拾升势有失偏颇。”刘铁军强调。

  中金公司昨日发布的最新研报也认为,8月PMI出现季节性反弹符合预期,但外围风险加大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在8月份PMI中反映出来,把PMI的反弹作为经济放缓已经结束的证据还为时过早。

  更为悲观的是国泰君安。其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与往年比较,8月PMI回升幅度仅好于2008年,而弱于其他年份,显示经济仍在下滑过程中。8月PMI回升主要还是由于季节性原因上升,经济仍处在加速探底过程中。

  深幅回落可能性不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公布的PMI分项指数显示,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较上月有所上升,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超过1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回落,其中产成品库存指数回落幅度为3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指出,从分项指数来看,内外需季节性订单增加,但弱于往年均值,显示在前期国内紧缩调控和外需风险加大的双重影响下,经济回暖的动力不足。预计在美国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出口订单将继续减少,出口增速未来几个月可能迅速放缓。

  8月份出口订单指数为52.2%,比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刘铁军指出,尽管出口增速有所下降,新出口订单指数却有所上升。再结合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目前的经济状况,出口订单的回升的持续性还需打上问号。尽管PMI新订单指数上升,但生产量指数却波澜不惊,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这显示微观企业层面平稳运行,印证经济深调可能性不大。

  原材料涨价压力渐显

  值得注意的是,分项指数中的购进价格指数本月出现急速上升,升幅达到10.1个百分点。中金公司指出,8月购进价格指数大幅攀升,显示通胀压力增加,但8月份PPI将进一步回落。

  刘铁军分析指出,虽然8月份新订单指数上升、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使得原材料需求上升,但这并不能解释当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升。他认为,在经济运行相对平稳时期,该势头无法保持。同期PPI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更能反映上游产品的价格走势,主要不确定因素来自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

  东北证券宏观分析师王国兵也表示,购进价格指数上升10.1个百分点至60.5%,说明原材料等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主要是主要金属等原材料8月份大幅上涨,铜和锌6月末以来持续上涨。但是经济需求相对疲软,全面的持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小,LME3个月主要金属品在8月份中下旬已出现了回落。考虑到国内动力煤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呈回落态势,购进价格指数及PPI指数难以出现持续上涨行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