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资投行:中国短期内不会加息
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影响有限
徐 欢

  证券时报记者 徐 欢

  本报讯 近日美国公布的一连串经济数据不尽如人意,市场对美国经济或将二次探底的忧虑加大,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及美银美林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对中国经济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与此同时,目前中国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

  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影响有限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仅为30%,美银美林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则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仅为20%,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则预计美国明年GDP增长将在1.5%至2%之间。

  尽管经济学家们均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但美国系列经济数据不容乐观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经济学家们均认为对中国经济影响甚微。马骏表示,欧美国家的经济衰退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方面,欧美国家的经济倒退1%,中国出口仅减少7%,因此影响不大。陆挺认为,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影响有限,美国GDP倒退造成了需求也萎缩的错觉,实际上美国的进口需求一直占整体需求的30%以上。他还指出,未来如果美国经济持续衰退,的确将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使中国进口增速从今年年初的30%慢慢调低到明年1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出口对整体GDP贡献率不超过15%。而美国的需求也不是突然大幅度下降而是缓慢下滑,中国政府有足够的时间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应对。

  目前加息可能性不大

  欧美国家经济持续不乐观的状况大大延缓了其加息步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中国加息的空间,但与此同时,国内通胀隐忧正在持续加大。对此,马骏、陆挺均认为,中国目前面临通胀压力,政府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为CPI降温。

  马骏认为,中国已经错过了加息的最佳时期。他指出,今年一季度是中国加息的最佳时期,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经济过热的苗头,CPI同比增长速度很快,GDP的增长也高达12%。而目前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正在放缓,从第一季度的12%降至第二季度的8%,预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GDP增幅分别为9%以及8%,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加息的可能性很小。马骏同时指出,中国应该将货币增长速度降低到15%至16%,长远来看维持在12%至13%的水平较为合理,否则会带来通胀压力。陆挺认为,当前加息并不迫切,控制信贷才是遏制通胀的最有效解决方案。他指出,中国应该逐渐降低信贷增长率,明年应达到15%左右。

  王庆对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都颇为乐观。他表示,欧美经济陷入通缩降低了中国CPI单一上扬的可能性,因此,中国加息压力并不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