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评 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缘木求鱼
A股市场险资针刺疗法之二三例
木 木

  在以资金推动为重要特征的中国资本市场上,保险资金自打初长成就具备了极为独特的指示作用。每当市场处于敏感点位的时候,总会有各路大仙神将跳出来,擎着保险资金的旗幡向世人指手画脚一通,真真假假地为愚钝者指明下一步前进的方向。

  随着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制度不断完善、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这招日渐失灵,大仙神将们也屡屡从神坛上跌落下来,碰得灰头土脸,并逐步游荡到靠摆地摊儿为生的游方郎中的身份上去,但拜相关制度缺失之福、得众多投资者(当然包括那些连调研报告都要抄袭的机构投资者)极为懒惰所赐,小郎中们捏起保险资金这根儿“神针”,每每照着资本市场的屁股猛扎下去,就算你身体再“阿诺”、神经再“保尔”,也会吓得大跳一下吧。于是,这种瞬时市场变化,自然也就成为神技发挥功效的明证了。小郎中们腆起胸脯儿,沾沾自喜起来,并迅速伸出小手儿,拾取刚刚从市场的屁股兜儿里吓掉到地上的铜板去了。

  这大概就是小郎中们借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实施的针刺疗法吧。其目的无非为了扎出几滴血,供自己吸吮活命、发财罢了。至于市场会不会因此神经错乱起来,会不会传染上艾滋,或者会不会得了其他什么疑难杂症,那就不是小郎中们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针刺疗法没完没了并屡屡奏效,其根本原因,一是因为相关信披制度还有漏洞,对胡乱信披之的人和机构惩罚不到位,致使小郎中们几乎无成本地私利;二是投资者中,窥私癖者众,这样的人多了,于是就形成了资本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即使前面是火坑,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针刺疗法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神效,当然离不开媒体的鼓与呼。前几年,保险行业内某权威人士即深谙此道,时不时就会招来一两个记者,透露一些保险资金的新流向,或者行业内的新动作,甚至资本市场上的内幕也能描个一鳞半爪。今天招来A、B,明天叫来C、D,后天再请来小F,记者们在喜滋滋地跑回去爆料、领取独家新闻奖的时候,也难免互相之间猜忌、防备、甚至掐起架来。这样的日子不断累积,该权威人士倒颇能呼风得风、唤雨得雨起来,搞得自己越来越像个黑老大;市场也因着时不时骤然而至的针刺,上下蹿动。

  随着相关部门抑制措施的逐步到位,该权威人士的市场竟也日渐萎缩,直至销声匿迹了。但资本市场的诱惑实在巨大,而日渐壮硕的保险资金这把利器使用起来又实在顺手儿,不用真是惜乎也哉!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神汉倒下去,会有那么多神汉顶上来,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针刺疗法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媒体对保险资金的正常运用近乎偏执地渲染,以达到刺激市场、夺人眼球或者其他的什么目的。当某一个权威人士倒下去,而新权威尚未顶上来,或者新的继任者用起来还不太那么顺手的时候,有些媒体往往就憋不住,自己赤膊着冲上去。

  不久前,保监会公布了7月份的统计数据。某主流财经媒体即狠狠地渲染了一把。这篇发在头版头条的文章,其逻辑线条如下:因为保险资金看好后市(这个“市”指的是股票市场),所以7月份的投资增幅最大。不过,由于该报道全篇未现一个保险机构人士,所以,其实际的逻辑应该如此:因为7月份的投资增幅最大,所以保险资金一定是看好后市的。接着此逻辑进一步推导下去,其潜台词也一定是:保险资金都看好后市了,而且已经大笔买入,你们还不入市,更待何时?!

  其言谆谆。不过,但凡多个心眼儿的、了解些实际情况的,都能随手从文章中捡出一两个有失身份的破绽来。

  保监会每月定期公布的行业统计数据中,在投资项下,原先除了公布投资总额外,还详细公布保险资金对国债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具体投资数据。不过,原先每当公布此数据后,总有不谙医道者,擎了这枚神针,对着资本市场一通乱刺,估计保监会对此也不胜其烦,于是从2006年的2月份开始,在投资项下,每月仅仅公布总额,而隐去了各项具体投资的数据。“如此一来,你们就不能乱炒了吧?”但保监会显然低估了某些媒体的韧劲。

  这篇“头版头条”显然有意模糊了“投资总额”和“投资股市数额”的区别、“股票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差异,在数据对比上,也颇有些主题先行的意味。如果其7月份股市上涨有赖于保险资金投资环比剧增的逻辑没有错误的话,那么,4、5月份保险资金投资额分别环比增加300亿和800亿,而同期的股市却分别暴跌了277点和243点,就真的有点不太好解释了。

  一篇数据分析,原本应做到逻辑清晰,论证严谨,才能对读者、对市场有益,但许多为文者不但有意模糊概念,甚至还根据事先定好的主题,有意取舍数据。还如这篇“头版头条”,通篇强调的都是投资的环比增量,而并未论及投资的同比增幅、保费增幅与投资增幅等等。比如,数据显示,7月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33.2%,在赔付同比下降7.8%的情况下,投资同比增幅仅达到21.8%。这是不是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呢?如果都依着“头版头条”的逻辑,还真有可能。

  如此看来,面对股市的无规律阵发性惊跳,投资者倒真的应该小心为妙,行动前先看看其屁股后面是否还藏着一个半个“神医”。毕竟投资是一件很严肃、很严谨的工作,不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羊群”恐怕一时半会儿还难以消失,小郎中们起码在近期内还不用担心自己的饭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