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多数农产品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杨丽花

  证券时报记者 杨丽花

  本报讯 农产品价格普涨是今年最突出的经济现象之一。除了粮食以及炒作严重的绿豆、大蒜、生姜外,在双节临近之际,猪肉、鸡蛋、蔬菜价格也节节攀升。农产品价格普涨引发社会对CPI上涨的担忧,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多数农产品价格涨幅在正常范围内。

  农产品价格已经连涨11周。根据商务部监测,上周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2%,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上涨0.4%。

  24元/公斤的天价绿豆,拉开了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序幕。随后大蒜、辣椒、中药材以及其他杂粮普遍跟风上涨。随着国家打击农产品炒作力度的加大,小宗商品应声回落。随后,由于全国多地遭遇重大洪涝灾害,夏粮遭遇收购难。小麦在部分地区收购价格上涨明显。屋漏偏逢连夜雨,国际粮食减产以及俄罗斯粮食禁运等消息,又刺激了中国农产品市场脆弱的神经。由于粮价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粮价出现上涨,其他农产品价格会跟着上涨,由此,涨价风扩展到整个农产品市场。

  今年年初,国务院预期控制今年CPI涨幅在3%左右,而在我国食品占CPI的权重高达30%左右,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引发社会对CPI的担忧不无道理。

  针对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的问题, 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叶燕武认为:“目前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都在正常范围内。”天琪期货总经理助理及研究所总经理周有金也表示,去年金融危机过后,工业品价格都出现回调,此轮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还是补涨,属于价值回归。

  叶燕武认为应该区别看待上涨的原因,“绿豆、大蒜、生姜等有明显炒作的痕迹,属于非正常上涨,国家应当严厉打击。而鸡蛋、猪肉等价格上涨主要源于粮食价格上涨,养殖成本提高所致。”他说。

  叶燕武认为,部分农产品存在流通环节过分放大涨价空间的现象。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方向是合理的,但是明显又是被流通环节放大了,涨幅过大。中间商趁机取利现象突出。此外,叶燕武认为对未来的通胀预期也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年初以来,我国虽相继经受了北方低温、西南旱情,南北方洪灾,全国夏粮七年来首次减产,但是中国粮食将近40%的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警戒线。叶燕武认为,中国粮食供应充足,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难有较大波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