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评 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际纵横
美联储政策的有退有放
王 宸

  近期美国利率期货市场显示,美联储维持最低区间利率的概率从70%不断攀升,在本年度仅剩三次议息会议的现实下,美联储的最低区间利率会不会延续到2011年呢?实际上,从美联储增加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建立三方回购市场等诸多举措来看,一边是美联储继续购买资产以增加流动性供给,一边则是已经开始了退出步伐。由于“退出策略”不太可能是单边的,自然美联储这种有退有放的行动就已经意味着退出策略的开始,如果美联储继续加大力度,那么利率区间的调整自然就提上日程了。

  退出与供给同步启动

  根据纽约联储的说法,三方回购市场是美联储与一级经纪商和其他第三方共同参与的,以美联储获得的抵押资产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平台,这意味着在抵押方不能赎回抵押品之前,美联储可以暂时出售给第三方并回笼流动性,而抵押方则可以在以后从第三方处回购抵押给美联储的资产,这是影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随后规模频繁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非常正式的退出措施或者工具。尽管美联储官员多次强调要维持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但退出措施以及流动性的回笼,却已经与购买资产同步启动了,随着这种双边行动的力度不断增加,单边的流动性回笼措施,如大额定期存单等很可能继续增加,实际上,美联储调整利率空间的可能性不断积累增加。

  在三方回购市场之外,还有公私基金这个庞大的平台,并且公私基金已经首先开始了数百亿美元的抵押资产的参与尝试,更为美联储回笼流动性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目前来看,票据贴现市场已经摆脱了困境,有地方联储正在要求上调再贴现率,由于公私基金目前还未见参与贴现市场的事例,那么贴现市场的状况可能要好于预期。而在违约止赎的压力下,二季度美国房产市场突然下滑,可能为美联储的退出措施和公私基金增加了压力,与美联储购买国债的规模没有快速扩张是一致的,但随着房产价格持稳,将为公私基金和美联储增加脱手抵押资产的空间,特别是一旦利率上行带动抵押利率走高,抵押资产的价值就会回升,抵押贷款证券市场就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一个独特的关键信号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无疑是一个独特关键的信号。消费者保护局是金融改革的产物,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准备、筹建,目前正在等待其第一任负责人,在最低区间利率长期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所针对的保护消费者不受欺诈的工作基本上是无从谈起的,特别是在危机和改革的局面下,没有利率的调升或频繁变动,很可能就无从谈起消费者被欺诈或费用纠纷,这个主要针对消费者在银行卡使用、以及消费者信贷领域的金融机构,主要工作职责还是维护消费者不被银行机构刻剥的,当利率频繁变动或不断调升,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就需要密切追踪银行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并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首要目标。因此,这个独特关键的信号,或许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不得不面对银行利率的变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费用纠纷问题。

  从金融改革和扭转危机的角度看,最低利率区间无疑为利率投机提供了历史性的机会,在未来利率上行的预期下,提前以较低利率购入资金并随着利率上行不断提高贷款利率,是美国金融系统重要的获利空间,利率期货市场在8月议息会议之前出现了剧烈变动,如果这种趋势得以继续下去,就必然使利率投机不断活跃起来。美联储在利率投机活跃起来之前就采取了退出与供给的双边行动,是对市场投机的提前应对,当利率上行带动债券收益率上行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以及购买资产的承诺显然就会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在欧洲和伦敦金融市场,美元拆借利率多数时候反而低于美国本土,这些信号决不仅仅是货币互换的成果,其中最重要因素的还是美元资产不断解冻所带来的流动性,换句话说,即使是在最低利率区间之内,实际利率的变动仍然是市场松紧的一个信号。

  年底将考验美国经济

  实际上,如果没有美国房产市场在违约止赎压力下的突然下滑,就不会有各方普遍的对经济复苏的下调,同时实际利率就很可能突然急剧上扬,而美国房产市场在年中的突然下挫,却推动了长期抵押利率的回升,与房产价格持稳这两个条件,很可能会促使房市积极反弹,即便美国房市在年内没有积极反弹回升,继续显著下挫的可能性也不会很高,因此,影响美联储利率决策的实际上就是美国宏观经济了。感恩节是欧美国家年终经济的盛宴,也是最后一次议息会议的先声,如果宏观经济能够再现此前连续几个季度的正反馈势头,届时如果房价和抵押利率继续走高,那么利率政策的变动就无可回避,而澳洲、加拿大等国家已经早就出现了这样的“复苏”过程。

  影响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外部因素,即全球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状况。毫无疑问,一旦美联储调整利率区间,将普遍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回落或回稳,甚至欧美市场可能出现一次深度调整,这是世界经济复苏之前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之间的一次弥合,对于经济回升较好的国家影响不会很大,但对于更广泛的、仍然出现金融机构破产的国家和地区,很可能意味着会重新陷入困境。由于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在利率政策、非常规政策等各领域,基本上都采取了显著的差异化、符合本国实际的调整,因此,美联储政策变化对国际因素的影响基本上还是正面的。

《证券时报》读者有奖问卷调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