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评 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话实说
中国式慈善的“巴比夜宴”困境
陈一舟

  9月29日晚,在巴菲特和盖茨的富豪慈善晚宴备受关注的同时,另一个平民晚宴也向两位世界超级富豪发出邀请。近日,几个来自不同领域的自由职业者,有感于“巴比”的富豪晚宴活动,在各大网络论坛发帖,发起了一场平民慈善宴,他们认为平民才是中国慈善的脊梁。

  中国富人寡善是事实,无可否认。倡导富人行善,更无可厚非。只是问题是,对于富人慈善的呼吁倡导,越来越像是一场道德勒索。对于为富不仁的指指点点甚至是口水谩骂充斥于网络与坊间,其间还混杂了诸多仇富的情绪泡沫。无数的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俯视着手握大把钞票的富人:捐吧,赶紧捐吧,不捐就是黄世仁!

  我们需要富豪手里的财富,但却对富人财富缺乏基本的尊重。富人有钱定然有原罪,必须要捐款,不捐就是不行,捐少了也不行……这就是时下渐成气候的普世心态。如是种种,隐喻着中国式慈善所面临的“巴比夜宴”困境——劝捐异化成道德逼捐和多数人的暴力,而富人却毫不买账,“逆反”心理之下,慈善动能越发低迷。而如此,就又更加催化大众道德暴力的厚重,形成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式慈善“巴比夜宴”困境的第一重特征。第二重特征是,我们越来越陷于了狭隘的认识,永远只盯住富人,将慈善列入了富人的专利,浑然不觉,平民慈善才是慈善的真正主力。

  平民慈善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曾经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城市生活的人口是5亿人,如果每人一年捐100元钱,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就能募集到500亿元善款。”所以,应该感谢平民慈善晚宴的组织发起者,这样的公益活动大有意义。与其坐而指责富人寡善,不如起而付诸行动,爱心不分大小,汇聚起来便是一股洪流。假如平民慈善形成了大气候,少数富人的为富不仁又算得了什么?

《证券时报》读者有奖问卷调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