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
银行“冷落”出口企业
银行人士呼吁出口企业选择人民币结算
唐曜华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本报讯 9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加快让银行对出口企业的贷款提高警惕。据了解,评估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是银行信贷员日前重点关注事项,一批银行甚至暂停纯出口企业的贷款业务。

  已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出口贸易企业,近期在人民币升值加快的背景下再受煎熬。“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不可小视,出于对这一风险的担忧,在贷款额度本已紧张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很少给出口企业发放贷款了。”深圳某城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告诉记者。

  据了解,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海外市场的萎缩已促使部分出口企业扩大产品内销比例,以降低对海外市场依赖度。此举不仅可降低海外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冲击,同时国内订单占比的提高还有助于减少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带来的汇率风险。

  某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金融部副总经理表示,该行近期在考察企业时会考察企业内销和外销的比例,过度依赖外销的出口型企业基本上不再发放贷款。

  上述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金融部副总经理表示,该行在选择企业时主要挑选毛利润高的出口企业,即使人民币升值吞噬了部分利润,但企业还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可维持生存。不过,该人士也指出,出口企业利润率普遍不高。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部负责人则表示,该行发放贷款时,主要考虑出口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其产品竞争力。他表示:“技术含量低的出口型企业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比较大,而产品颇具竞争力、议价能力强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上述人士介绍说,产品在海外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出口企业不仅在价格方面具有议价能力,在选择结算货币方面也有一定主导权,可要求海外买家以人民币支付。“即使是以外币结算,议价能力强的企业也可跟海外的买家约定视汇率波动情况调整价格,从而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

  不过,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最稳妥的做法还是采用人民币结算。上述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部负责人呼吁更多的出口企业在跨境贸易中选择人民币做结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