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02版:公司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楼市调控加深 上市公司抛售地产业务
程 文

  证券时报记者 程 文

  本报讯 在新一轮国家房产调控及地方“限购令”出台后,不少上市公司开始主动转让所持的房地产公司股权,并不约而同地称因国家房产政策调控加深,为规避风险专注主业。

  昨日,酒鬼酒(000799)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成都新合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利新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及债务转移协议》,将持有的湖南利新源75%的股权转让给成都新合能公司,转让价格1499.2万元。

  而在此前,金种子酒(600199)、江淮动力(000816)、华孚色纺(002042)、通程控股(000419)和厦门信达(000701)等多家上市公司都先后发布转让旗下房地产业务的公告。

  其中,金种子酒宣布退出房地产行业时表示,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未来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房地产开发业务为公司非主要业务,规模较小,起步较晚,发展不快,现在退出房地产行业有利于规避风险。这或许能代表绝大多数退出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声音。

  有市场分析人士称,前几年房地产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利润丰厚,上市公司不愿放过这一难得机会,纷纷上马房地产项目。但一些主业非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本身就不太愿意将主营业务资金大量投入房地产。并且,地产行业激烈的竞争也使得上市公司房地产项目难以做大,加之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有些上市公司在地产业务上已面临亏损。

  “剥离房地产业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搬掉融资的绊脚石。”中投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李少明表示,房地产业已不是国家鼓励对象,目前国家收紧贷款,断绝了上市涉房企业通过房地产项目融资的可能性。

  针对上市公司剥离旗下地产公司股权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上市公司迫于宏观调控的压力,通过转让房地产股权从房地产行业得以顺利撤退,一定程度上算是躲过了政策继续调控的风险,同时又能在转让地产股权时取得不错收益,在补充流动资金的同时发展主营业务,不失为保全之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