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05版:期 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策被动性紧缩 商品市场拐点未到

中期研究院 赵先卫

  在美联储QE2推出之后,面对美元全球泛滥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国内通胀压力逐渐增加的背景,中国人民银行选择了流动性紧缩的政策措施。

  在这种政策收紧的预期之下,大宗商品也在上周五迎来了普跌行情,尤其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品种都以跌停收盘。那么央行货币政策未来走向如何,而这将给商品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次央行收紧流动性的背景是美元全球泛滥以及国内通胀压力增加,带有一点被动性收紧的味道。美联储QE2的规模超出市场预期,而且美联储还声明,考虑到美国通缩的危险以及失业率持续高位的经济现状,美联储继续保持0-0.25%联邦基准利率不变。美联储的这一举动使得追逐套息的美元资本在全球流动,寻找资本洼地。泛滥的美元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不仅给广大新兴国家带来了成本上涨而引发的通胀压力,而且还导致这些国家出现资产价格泡沫,给新兴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

  为什么说这次央行收紧流动性有点被动呢?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美联储持续量化宽松的政策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持续性压力,为避免资金在短期之内大量流入给实体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央行需要通过收紧流动性来对冲。然而这种流动性涌入的源头不在中国,而在美联储手里,所以央行短期内只能做到被动锁定这部分流动性。

  二是当前国内的经济背景也决定了央行不能轻易终结“宽货币”时代。这主要是因为在经历过前两年的信贷高速膨胀之后,后期我们必然面临着扩张后遗留风险的时期,包括房地产、政府平台贷款和过剩产能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制约着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行为。我们说泡沫的形成非常快,但是挤压泡沫的过程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留给央行主动紧缩货币的空间很小。

  但是央行政策紧缩的行为却给期货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前期涨幅很大的品种。其实从本轮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中可以看出,有两种商品的涨幅很大:一种是金融属性很强的品种,如黄金、铜;还有一种是基本面上供不应求的品种,比如棉花、白糖和橡胶。但是资金面的宽松都在这样两个品种的上涨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轮商品上涨的背后就是资金推动行情。

  因此在央行释放出政策紧缩的信号之后,商品市场短期都迎来了普跌的行情。我们认为,虽然商品市场短期遭受了重挫,但是现在认为这就是市场的拐点仍然为时尚早。

  因为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此次紧缩属于央行被动性紧缩,全球流动性宽松的阀门在美联储,只要美联储仍然开闸放水,那么商品市场就仍然没有到拐点的时候,中期时间来看,商品市场将进入高位震荡行情。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总体上看,商品市场将进入震荡格局,但是板块内、各品种将呈现不同走势。农产品板块的风险越来越大,这和国家管理通胀的政策密切相关;而前期涨幅小的金属品种、化工类品种后期仍然具有一定补涨的机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