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5版:崛起之路·山东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本做先导 “大象”再起舞
——访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仁元
崔晓莉

  证券时报记者 崔晓莉

  20年来,以“大象经济”著称的山东,其经济实力始终在全国名列前茅,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也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那么,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潮中,山东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华丽转身?证券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仁元。

  推动优势企业境内外上市

  证券时报记者:多年来,山东GDP始终名列全国前茅,但山东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也很突出,“转方式、调结构”因此成为山东的首要工作。那么,资本市场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王仁元:目前来看,山东资本市场对于“转方式、调结构”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

  首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向的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首发上市和再融资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金,一级市场资金更多流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10月末,今年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股票融资305.08亿元,占全部融资额的90%。

  其次,二级市场资金向优势企业集聚,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更加显现。山东优势龙头上市公司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市场认可,出现了海信电器、华东数控、潍柴动力、中国重汽、青岛海尔、烟台氨纶等一批受投资者青睐的公司,潍柴动力连续两个年度名列沪深股市每股收益第一名。

  6月份,山东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推动优势企业、高科技中小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将加大工作力度,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工作,大力发展山东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并购重组

  证券时报记者:那么,山东下一步怎样利用资本市场来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呢?

  王仁元:资本市场是促进资本形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山东将继续抓好上市资源培育、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落实好《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上市公司实质性并购重组,为“转方式、调结构”搭平台,拓渠道,融资金。

  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重点是要鼓励和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领域的企业,以及其他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性强的企业到创业板上市;同时,鼓励和支持具有发展潜力、主业突出的特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其次,要充分调动企业上市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主业突出、资产规模较大、盈利水平较高、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

  在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方面,一是支持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通过整体上市、定向增发、资产收购、行业整合等形式进行资本扩张和产业升级;其次,推动绩差上市公司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注入优良资产、资产置换等方式实施重组,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质量。当前,尤其要注重对壳资源的充分利用,积极推动山东文化传媒、金融服务、港口机场等产业与壳资源的有效对接。

  目前,我们正在对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并购重组进行调研,拟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利用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进行支持,也对山东上市公司引导产业布局上有一个指导性的意见。

  推进国有资本证券化

  证券时报记者:我们注意到,日前召开的“山东省省管企业资本运营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继续推进山东省国有资本的证券化及国有资产的整合上市。目前,山东国有资本的证券化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未来有何打算?

  王仁元:近几年,通过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和资本证券化的稳步推进,山东省管企业的资本运营水平大幅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山东省管企业境内上市公司有22家,上市股票26只,总市值341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454亿元,净利润96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0%,每股收益0.464元。

  我们计划到“十二五”末,山东省管国有企业中,发展壮大类企业至少要控股1家主业上市公司;5户左右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每年培育10户左右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省管权属企业作为上市资源,其中至少2户实现首发上市。

  金融先行 打造资本强省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也已经上报国家,这给山东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区域建设离不开金融与资本市场的支持,那么,山东计划怎样利用金融与资本市场来推进这两个区域的建设呢?

  王仁元:黄河三角洲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上报国家后,资本市场对这些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支持作用持续增强,重点区域战略的实施也对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域共有上市公司24家,占全省的12.7%。前三季度新上市公司5家,占同期全省的19.23%,融资41.64亿元,占全省首发融资的21.37%。重点后备资源数量14家,同比增长10%。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共有上市公司83家,占全省的44.15%,处于辅导期和审核阶段的拟上市公司占全省2/3。

  目前,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筹建,山东正在探索建立黄河三角洲土地交易市场,实现土地货币化交易,盘活土地后备资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投资基金已经成立,首期募资3亿美元,可带动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21亿美元至24亿美元。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还将在期货市场、债券市场、产权市场、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股权交易、金融租赁、信托投资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加快建设新型金融要素市场。对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业聚集区、以日照精品钢铁基地为龙头的鲁南临港产业区、省会经济区等重点发展区域,也将坚持金融先行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金融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并加快推进实施,努力打造济南、青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资本市场强省,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