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评 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此一说
再次加息 还犹豫什么?
朱文沓

  面对通胀上升的局面,央行分别采取了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在货币政策正常化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这肯定不是最后一次收紧动作,近期很有可能再次启动加息。

  首先,抑制通胀越来越迫在眉睫。商务部最新发布的价格监测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为3.9元/公斤,比年初上涨11.3%,比去年同期上涨62.4%,而大蒜、生姜的批发价按年分别上涨95.8%和89.5%,这显示11月的CPI仍将居高不下。抑制通胀首当其冲的是收紧货币和改变负利率,年内再加息一次,可减轻现在负利率的状况。

  其次,今年三季度超出预期的9.6%的GDP增速,表明了中国经济已经由此前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回归到了企稳的状态,国民经济整体向好势头不改,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全年GDP增速保持在10%以上应无太大问题。同时,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进一步复苏将会提升中国出口的恢复,从而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据海关总署11月10日公布的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统计显示,1—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393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3%,进出口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出口和进口规模也分别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出口12705.9亿美元,增长32.7%;进口11228.2亿美元,增长40.5%;贸易顺差为1477.7亿美元。由此看出,现阶段加息暂无后顾之忧。

  另外,面对持续上涨的资产价格和日益凸显的通胀压力,亚洲新兴经济体纷纷启动新一轮货币紧缩。继中国、印度之后,韩国央行16日出人意料地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基点,旨在对抗潜在的通胀压力,这也是韩国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加息。此外,越南央行11月5日将越南盾贷款基准利率从8%上调至9%;澳大利亚央行11月2日将基准利率从4.50%提高到4.75%,这是该行自去年10月以来第七次加息;同日,印度中央银行也宣布把回购利率和反向回购利率分别提高25个基点。由此可见,新兴经济体纷纷把加息作为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周边国家加息,必然对中国构成影响,为中国加息提供更好的环境。

  最后,央行行长周小川11月16日表示,目前国内价格上行的压力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央行将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周小川此次强调政策的“有效性”很容易让人联系到,三季度以来,尤其是进入四季度以后,央行采取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频率较上半年加快,力度加大。

  总之,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并不能说明加息已经从央行调控工具的列表里面移除或者后移,为了防止通胀和资产泡沫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加息也许已经箭在弦上。

  (作者单位:安邦咨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