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8版:证券时报网·腾讯财经征文选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市十年重拾信心杀回A股

  布衣微言

  我下股海是1994年的8月14日。那一天我在武汉证券公司注册,成为中国一名正式股民,时年31岁,深圳的交易账号极为吉利:98488。

  参与炒股,诱因是1994年8月1日中国“井喷”式的行情,身边的不少朋友都开始议论中国股市是赚钱的好地方,又因为爱看报纸的缘故,每天都能在报纸中缝扫一眼股票价格。直到1994年8月1日之前,中国股票市场处于一个漫长的“阴跌”期,好多股票都只有1元左右,其中深圳龙头股“深发展”跌到了8元左右,现在看来应该是它最惨淡的时期了,没想到8月1日中国股市突然“疯狂”了,短短的两周内,绝大多数股票都翻了几番,股市好赚钱成了朋友之间的主要话题,就这样,自己跟很多朋友一样,一头扎进“股海”。

  进入股市,手头的资金是3000元,现在看来真好笑。

  买什么股?这是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自己也不懂,在朋友的推荐下,8月20日买了我平生中第一只股票“川金路”,价格是6.5元吧,500股,深圳的。

  股市中“低买高卖”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买了“川金路”后,略有下跌,心情不免有点紧张,但到了9月底,“川金路”股价上涨到7.5元,有近500元的收益,这时,“贪”这个股市之大忌的念头出现,还会涨吧?没卖!

  9月30日下午,也就是国庆休市的前一天下午,目睹了后来才知道的“跳水”行情,在接近收市前的大约半小时,大屏幕上急剧变小的指数让我目瞪口呆,竟不知道如何是好,每等到“川金路”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它的价格都在下降。因为当时没有现在发达,每次自己的股票出现都得等上几分钟,赶快出逃的机会就这样从手中溜走了,也许当时根本就挤不进柜台了,那时候,买卖股票都需要填单,有柜台工作人员帮着买卖,这样的情景,估计只有我们这些老股民才知道吧。

  重大节日前,股民大多数会卖出股票,持币观望,因为放假期间有什么政策出台,变数很大,这样的心态,这样的股市操作模式,估计就是从1994年9月30日后开始的吧。

  接下来的股市,不堪回首。国庆节后的大跌,让我们这些初下股海的人真正认识到了“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深刻含义;随后的连续“阴跌”,让我麻木,到了不看行情和股价的地步。可怜的“川金路”跌到了3块钱左右,3000元的成本打了对折。

  到了1995年7月11日,因办事偶然路过一家证券交易所,进去瞧了一眼,这一瞧,不打紧,它让我重振了在股海畅游的决心和信心。原来,近一年来不再关注的“川金路”,竟然涨到了让我有1000多元的收益。这是不是又验证了股市中的一句名言——买了股票就不管,过个一年半载准会有收益。

  打那以后,自己开始真正地关注股市。每天关注涨幅较好的股票,还有朋友谈论的股票,记下它们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成交量,甚至还绘有若干股票的周、月收盘价的波动曲线,足足有两大本,现在,这些都由计算机来完成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持续的关注,让我慢慢体会到了股市的一点规律,在以后的股票买卖中屡有收获。

  其中堪称经典的是,在1997年的某月,我委托朋友帮我买入“蓉动力”(后来改名“银河动力”)股票500股,股价6.13元,其后时间不长,“银河动力”展开了一轮大涨行情,几乎每天一开盘,一百多手买单就封住涨停,持续近两周,股价竟达到18元,我在18.10元左右果断卖出,其后几分钟内,其股价上涨到18.50元时,竟然直线下跌,以后数天,天天开盘跌停。

  在这一“杰作”完成不久,在另一只股票上的操作上又创造了“奇迹”,当然这一奇迹不能用“终身遗憾”来形容,只能用“臭”来鄙视。

  那是我第一次用当时最大的一笔资金,买入股数最多的一只股票——“黔凯涤”,8.25元,2000股。买入之后,该股票就开始“阴跌”,一两个月后,它的股价只有5.30元了,由于朋友说某只股票有“消息”,要大涨,我毅然在5.30元割掉“黔凯涤”,损失6000元,把前面“杰作”中赚得的利润如数丧失!后来买进的股票也没能弥补这一损失。

  “臭”还没完!割掉“黔凯涤”大概两周后,庄家开始疯炒了,股价最高达25元,手法跟“银河动力”一样,都是连续的涨停板。

  这一操作,被朋友编成了笑话——庄家在看着我炒股,我不出手,绝不开炒,只要一出,马上行动。

  1996年是中国股民经历大喜大悲的年份,年底前,股市狂飙,几乎所有股民都有非常大的收益,但是,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中央“十二道金牌”出台前全部抛出手中股票,随之而来的悲惨一幕,想必每个经历那段历史的股民一定记忆犹新,在中央“十二道金牌”出台后还没有出来的股民,几乎损失了全年的收益,甚至还有重大亏损!

  “高处不胜寒”,应该是那年得出的教训;中国股市不规范,是“政策市”,也应该出自于那年。因为某种原因,我于1999年退出中国股市。都说在股市中,有10%的人赚钱、10%的人平手,80%的人亏损,我,有幸成为前一种10%中的一员。10年后,我再次“杀回”中国股市,希望再次成为前一种10%中的一员。

  炒股,要把它当成一种事业去做!一定要投入,用心去做!再就是拼智慧!贪心、见好就收、有耐心等,在股市中都只能叫中性词,无所谓褒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