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崛起之路·吉林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资本市场创新 激发老工业基地活力
——访全国人大代表、吉林证监局局长江连海
李瑞鹏
  本报资料图片

  “近年来,吉林省79%的上市公司发生了并购重组,其中大部分国企重组都闪耀着创新的光辉,有方案的创新,有制度的创新,甚至有体制的创新,创造了数个国内首家的经典案例。经过吉林资本市场各方几年来的不断努力,目前,吉林省仅有2家ST公司,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质量、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股本结构和治理机制亦不断优化。”

  

  证券时报记者 李瑞鹏

  20年,吉林资本市场走过四季。前10年是盛夏金秋,后10年是冬去春来。 在中国资本市场迎来20岁生日前夕,证券时报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吉林证监局局长江连海。江连海亲历吉林资本市场20年来的低沉与激荡,见证过吉林资本市场的辉煌与低迷。这20年来,江连海最大的感受就是,吉林资本市场要取得新的成绩,必然需要创新,必然需要加快市场化运作,加快资本市场创新,有助于激发吉林老工业基地的生机与活力。

  谈起吉林公司发行上市的历史,江连海如数家珍。伴随着中国股票发行体制由审批制到核准制的转变,吉林省企业上市经历了四个阶段。1995年以前是第一阶段,企业上市融资由政府主导推动,股票发行施行“额度管理”,由各省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自身额度选择和确定发行企业。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地位,为争取上市额度赢得优势,8家企业发行上市,吉林资本市场以“盛夏”开篇。1996—2000年是第二阶段,政府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建设,企业积极申报上市。这一阶段股票发行施行“指标管理”,各省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按自有指标推荐企业,证券主管部门最终审核。在吉林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吉林继续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企业上市进入“金秋”季节,收获21家企业发行上市。

  进入2001—2004年的第三阶段,企业上市由政府干预向市场化过渡,改变了行政推荐企业上市的做法,股票发行实行“通道制”,由综合类券商通过自有通道推荐企业,这一阶段吉林省共有6家企业发行上市。第四阶段是2004年至今,股票发行进一步市场化,进入企业主导阶段,发行体制从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2004—2006年,吉林资本市场进入严冬,整整三年没有企业上市融资。2007年,紫鑫药业终于打破僵局,成功上市;2008年,启明信息上市;2009年奥普光电过会;今年除奥普光电外,又有双龙股份、利源铝业成功上市。在此期间,东北证券也成功借壳上市,吉林省企业上市终于告别严冬,迎来春天。

  “在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早期,吉林资本市场能够‘高开’,源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在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早期,因为体制和观念因素,市场建设主要依靠行政推动;其二是老工业基地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在政策体制内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更多掌握行政资源。但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旧有运营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化竞争,大部分非垄断行业国企经营每况愈下,上市国企也不例外。”江连海说。

  吉林省老国企转制上市后,整体质量不高,活力不强,相当部分公司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吉林纸业是其中的典型,企业转制上市后日渐经营困难,作为国企又对社会稳定影响大,陷于“活不了、死不起”的困局。另外,吉林省经济欠发达,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早期国企上市更多依靠行政运作,在资本市场化之后,许多问题纷至沓来,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东北高速曾因股东之间控制权纠纷,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唯一一家因为公司治理问题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在市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一段时期内,吉林ST类公司最多时近10家,占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数近三分之一。

  上市国企这种不良状况,已经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吉林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和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如何兼顾市场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尽快用市场的方法解决上市国企的困局,是摆在吉林资本市场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但实际上,每个上市国企都面临着不同的困境,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摆在吉林资本市场建设者面前的,实际上是10多道难题,需要在退市大限之前集中解决。

  “在现行体制内,用市场的方法,解决现行体制遗留的历史问题,听起来是个悖论,实际上是在考验现行体制执行者的创新能力,也是在考验现行体制的自我修复能力。吉林资本市场建设者迎难而上,通过了这次历史的考验,递交了一份让市场各方满意的答卷。”江连海说。

  近年来,吉林省79%的上市公司发生了并购重组,其中大部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都闪耀着创新的光辉,有方案的创新,有制度的创新,甚至有体制的创新,创造了数个国内首家的经典案例。

  吉林纸业国内首家通过破产程序实现净壳重组,晨鸣纸业接管纸业资产继续经营;苏宁环球接手上市净壳,注入房地资产,股东利益、员工利益、地方利益、银行利益等全面得到兼顾;兰宝信息国内首家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脱胎换骨为顺发恒业;通化东宝国内首家通过“以股转债”方式完成股改,解决掉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东北高速国内首家分立上市,用制度的创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东北证券国内首家证券公司通过发行次级债成功化解流动性风险,渡过经营难关,并成功上市;吉林敖东国内首家提出全流通方案,并首家“缩股”股改。

  经过吉林资本市场各方几年来的不断努力,目前,吉林省仅有2家ST公司,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质量、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和治理机制不断优化。

  “创新让吉林资本市场走出低谷,市场化为吉林资本市场注入活力!”江连海总结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