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5版:崛起之路·辽宁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2010年1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稳中求进 矢志建设国际一流交易所
——访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
刘宇平

证券时报记者 刘宇平

  今年正值我国资本市场诞生20周年,也是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17周年。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17年来,在国家“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方针的指引下,在中国证监会的正确领导和有关各方的关心支持下,大连商品交易所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

  刘兴强介绍说,截至今年10月底,已上市包括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玉米、豆粕、豆油、棕榈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在内的8个商品期货品种;有会员188家,指定交割库137家,投资者开户数约115万户,其中法人客户超过3万户;日均保证金总额超过200亿元。

  服务产业 服务实体经济

  针对大商所的运行状况,刘兴强表示,在市场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大连商品交易所坚持走服务产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道路,为市场各类参与主体提供了有效的避险平台,相关品种逐步成为国内外大宗商品定价参考,较好地体现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价格发现以及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等经济功能。

  价格发现功能逐步显现。大商所各品种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相关性不断增加,对农民和企业利用期货价格信息指导生产、经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些新兴期货品种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相关现货行业的传统定价模式。同时,大连期货价格与国际期货市场相关品种表现出非常强的联动性,价格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避险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近年来,大商所通过开展“千村万户”和“千厂万企”市场服务工程、举办产业大会、开办期货学院等举措,推动期货与现货的结合,培训、引导农民和相关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积极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期货市场集聚了各个方面的市场主体,可以迅速传导国家宏观调控信息。2007年以来,国家先后对玉米、大豆等品种实施调控,大连期货市场给予了最为直接和迅速的反映,并通过公开、透明的价格传播,强化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发展适合中国产业的特色品种

  刘兴强认为,17年来,大商所从一个只有十几名员工、日均交易量几千手的小所发展成为拥有近200名员工、日均交易量数百万手的中国四大期货交易所之一;从单一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成为拥有农产品、油脂、化工等多个品种系列、覆盖实体经济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期货市场;从偏居中国东北一隅到发展成为真正的全国性交易所并跻身全球期货交易所前列、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期货交易所,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也见证了中国期货市场近20年的风雨历程。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国家发展商品期货市场,大商所始终坚持和注意把握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保证市场稳定运行,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大商所一向视稳定为生命,通过业务规则的完善、技术系统的更新、工作机制的健全等方面全面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使市场多年来保持平稳运行。

  坚持严格而有效的监管,坚决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经过两次清理整顿,商品期货交易所数量从近50家减少到3家,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期货市场作为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场所的正面形象在中国初步确立,市场公信力也大大提高。

  积极开展品种创新,不断保持市场活力。我国是商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大商所紧紧围绕期货市场服务我国实体经济这一中心目标,既重视开发国际上的成熟品种,又注意发掘中国特色品种,尤其是注重对中国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分析,了解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对于期货市场避险的不同需求,并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发展最适合中国产业避险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期货品种,逐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品种体系。

  切实发挥期货市场服务产业的功能。近年来,大商所陆续开展了千村万户、千厂万企、产业大会、期货学院、十大期货研发团队评选等一系列具有长期效应的活动,对鼓励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树立期货市场正面形象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刘兴强强调,2007年以来,国务院通过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相继对大商所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依托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力发展期货贸易,建立亚洲重要期货交易中心”等新的更高的要求,将大商所的发展纳入了国家经济战略规划,这既反映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对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作用的迫切需求,也充分说明国家对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因此,大连商品交易所要朝着建设国际一流交易所的目标不断努力,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