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贾 壮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宣布,从本月20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年内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在当前加息预期非常强烈的情况下,中国央行选择提高准备金率,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但由于通胀压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明年仍有必要继续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认为,由于统计局即将公布11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其中CPI有可能继续攀升,并且高于市场4.7%的预测共识,所以本周金融市场高度关注央行可能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央行昨日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再次印证了中国政府在利率政策方面的谨慎和渐进性态度。经验显示,利率政策对于控制通胀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并不是非常有效,所以政府从11月中旬以来倾向于通过临时价格管制和投放储备货物的方法来缓解食品价格的短期上涨压力。
王黔分析称,提高利率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从而使流动性过剩的状况继续恶化。昨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M2增速上升至19.5%,而当月新增贷款达到5640亿元,12月份仅剩下非常小的信贷扩张空间。此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说明央行在近期将会选择数量型手段管理流动性和信贷。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而前者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的优势,所以央行更加倾向于选择准备金率。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了通胀和热钱流入压力,在对冲大量流动性方面,长期来看,准备金率工具要优于央行票据。另外提高准备金率的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央行为法定准备金率支付的利率是1.62%,而一年期央票的利率已经达到1.81%。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现阶段上调准备金率是比加息更为精准的政策,上调准备金率体现了货币政策针对性——直指目前已经泛滥的流动性。他认为,加息一方面会造成热钱更快流入,同时还会对银行盈利、企业的融资成本等各方面造成影响。
不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只是降低了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关于明年的政策走向,绝大多数分析人士还是认为会多次加息。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大幅下调利率,目前实际存款利率在负区间内越陷越深,预计今后几年利率水平将逐步正常化,央行会在随后12个月内加息100个基点。她还表示,央行在加息和流动性管理方面可能慢于形势发展,并且明年的新增贷款目标只会适当下调至6.5-7万亿元,所以通胀上行的风险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