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8版:故事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股市20年
我、父亲和中国股市
崔 皓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献给和我父亲一样伴随着中国股市发展摸爬滚打的中小投资者。

  2010年的冬季来临了,我的第24个年头也与我作别了。看着周围同事偷着眼看网上的股市行情,听着学金融的同学口沫横飞大谈箱体理论,我猛然发现,原来自己也是有幸在不自觉中见证了中国股市20年兴衰,成为真正感受过股市带给人的疯狂与失落,真正在整个儿时、少年到青年时代都深深地打上中国股市烙印的一份子。有幸——不仅因为股市,更因为我的父亲。

  我对“股票”一词的了解,大约是从1992年开始的。据说父亲成为一名股民还要在此之前,因为有传言1992年之前父亲曾在刚刚成立的深圳交易所抢购过深圳市场诞生以来的第一批股票……

  从1992年我上小学到2004年前往同济,证券点评整整伴随了我12个年头。总是难忘布满雪花点的浙江台每个工作日必打出的“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浙江国信证券”的广告语,总是难忘每天傍晚放学回家与父亲的争执——集中在6点段的股评永远和我那神圣的动画时间缠在一块儿,于是家里唯一的一台21寸彩电便成了我和父亲争夺的焦点。“5分钟”,父亲曾一度指着挂钟表盘哄我,“你看墙上的钟那12个数字,从12走到5就表示5分钟了”。小本子、小凳子,和一旁叉开腿坐在凳子上“骑马”的我,构成了“股票”一词在我脑海中的最初印象。

  除了6点段的股评,那时的中央台还没有现在的“中国证券报道”之类的专门节目,只有每天晚上“经济半小时”里匆匆而过的一段股市行情。父亲时常要晚修到大约11点才能回来。儿时的我便自然而然地承担起记录的重要任务。记得那时我很紧张,我很疑惑电视画面的切换速度,往往我还没来得及把“成交量”三个字用正楷抄完,画面便跳到了下一页,于是小小年纪我便懂得了“差不多估摸估摸”沪深股市开盘、收盘指数、成交量以及当时极其热门的两支股票——深发展、深石化的走势——奇怪的是,尽管多有夸张和炮制,父亲似乎也从未质疑过这些数据。兴许这几年父亲也曾暗自考量:这些年股市的失败,是不是与这个儿子的记录有关呢。

  我听长辈们说,90年代初的中国股市,只要你手中有股票,就几乎意味着你一定能赚到钱——这一点许是真的。母亲回忆起当年父亲刚刚炒股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带着那种沉醉似的微笑:“他当年信誓旦旦的许诺,10年内让我变成百万富翁。”母亲所说的这件事,兴许正是中国股市给有如父亲这批最早的中国股民第一次惨痛的教训吧。听叔叔说,父亲当时持有的深发展一路狂涨。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一支银行类股票,深圳市场的龙头股,深发展从涨停到10配10到填权再到涨停直到父亲的股票市值翻了又翻,连外婆、奶奶都拿出退休金让父亲炒股,以至于在无数股民的梦中整个中国股市都越来越“牛”的时候——有一天我在报上看到这么一个标题“中国足球何时出头”,我听见父亲开始黑着脸絮絮叨叨重复着,“等等,再等等,明天就会涨起来”的话。

  父亲是个很认真的人。从炒股开始,父亲的学习是不间断的。证券的报刊、杂志在家里堆得到处都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母亲要是傍晚让我交代父亲去买点什么东西回来,我从不用问父亲在哪里,一辆老式的凤凰,地上一道瘦长的影子,夹在指间被路灯和报亭灯光交织辉映着的证券刊物,构成了柳化门口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短命的BP机到普及了的电话交易,到今日的网络交易;从父亲自己画K线图,如会议纪要般听写股评记录,到今天半夜里瞪着满是血丝的眼睛阅读网上大量的信息。而证券交易大厅在中国股市发展的初期作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交易平台,我们更是不得不提。

  大约和现在的火车售票厅一样大的空间里,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每一个柜台栏杆上的交易者都是悬空的。这是一片热土,皮鞋、运动鞋、高跟鞋;破产者、暴发户……无论是喜形于色,还是愁眉不展,是神情呆滞,亦或是口沫横飞——你不得不感慨“晴雨表”这个词的准确和贴切——它不仅反映在证交所交易者的脸上,也影响了每个家庭的生活气氛。

  电话交易普及以后,父亲就永远离不开电话了。从饭前的股评到饭后的股评,“中国证券报道”、“老左信箱”父亲一个接一个地看。一点以后,父亲就抱着个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1997年中国股市进入了大牛市。父亲把灿烂的笑容写在了餐桌上;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出台,父亲把一肚子肝火也泄在了碗碟中。“每天吃饭时间你不能看点别的啊?”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就是标准的 “五分钟”;心情不好的时候,脸一沉,眼睛一瞪:“现在是我为你们赚钱,有本事你赚钱养家啊。”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股市有几件我忘不了的大事:“郑百文”案、“亿安科技”案、国有股减持方案、网络概念、高科技股概念、ST垃圾股的概念炒作、资产重组……因为无论哪一件事,都会引来父亲在一大堆参考资料上断章取义外加读后感式的一番讲解……

  父亲在股票市场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是90年代初圈地式的掘金,还是1997年翻滚的大潮,或是2006、07年的牛气冲天,父亲的总资产在一天天缩水。直到去年我看见母亲当着父亲的面,把他厚厚的杂志、成堆的年报当废纸卖掉,父亲始终没有吭声。

  套牢的父亲依然被套牢,权威的股评家依然权威。中国股市浮沉20年,我也眼睁睁看了我的父亲浮沉20年。当父亲把账号和密码告诉我的时候,我知道父亲已不打算把套牢的钱再取出来。或许,他无法面对投入与回报的天壤之别;或许,他把这“再等等”的期待留给了自己的儿子。他在等待,等待奇迹,等待中国股市再一次的牛市冲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