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互联网金融潮起 私募悄然打造“自媒体” 2013-08-1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吴昊
证券时报记者 吴昊 当公募基金轰轰烈烈投入互联网金融革命之时,私募的切入显得“小打小闹”。目前私募仅限于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移动互联网打造各自的“自媒体”。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近期上海理成资产、富善投资、璞盈投资等较少在公众露面的私募纷纷在移动互联网上浮出水面,开通微信公共账号,作为公司营销的延伸。 一位负责账号运营的私募人士表示,私募产品不能公开销售,利用互联网可以做到定向推送,符合私募私下定向募集的特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私募设立的公众账号,推送的内容涉及影响行业的重要新闻、公司动态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讲解,进行投资者教育,以增加对投资者的黏性。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和财富管理机构已经纷纷掘金移动互联这块新大陆。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0余家基金公司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 然而,作为向非公众募集的私募,通过微信定向推送的方式仍存在隐患,因为私募机构在信息披露、决策流程上都很隐秘,私募产品进入公众领域,在风险提示等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信公共账号中,搜索“投资”或者“资产”两字,会有很多相关公司出现,难辨真伪。有业内人士指出,通过此类私下定向方式进行营销以及募集资金,监管难度很大,在低成本和高回报的诱惑之下,很容易走进灰色地带。 同时,私募要像公募产品那样做线上交易,短时间内恐怕较难实现,投资者投资私募产品更加严格,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汇款凭证、书面签字的合同,信托方也要提供公司公章、法人代签章,以保证投资过程的合规性,这些因素都是私募线上交易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