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银行多渠道甩不良贷款包袱 转让热度升温 2013-08-1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唐曜华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今年上半年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有增无减,除了核销的传统方式外,今年二季度以来银行还通过不良资产转让方式甩包袱。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之一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今年以来频发公告转让来自于银行的不良资产,其中包括个人贷款、公司贷款,以及按照银行不良贷款五级分类划分的损失类贷款,甚至包括尚未降级至损失类贷款的可疑类贷款。 “不仅AMC在接手银行不良资产,第三方公司也在做这门生意,主要是市场需求比较旺盛,越来越多的银行在谋求市场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某农商行资产保全部人士称。 不良资产转让渐火 7月初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特意为来自银行的多笔不良资产进行网上推介,其中包括建行、工行的可疑类贷款、中行的政策类贷款、中行的损失类贷款以及华夏银行的债权资产。证券时报记者查阅资产清单发现,建行的个人贷款和公司贷款分别为488笔和199笔、工行为22笔、中行政策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分别为194笔和54笔、华夏银行为11笔。 值得一提的是,贷款笔数看似较多,但这些不良贷款单笔贷款金额并不大。以中行54笔损失类贷款为例,合计债权本金不过数千万元。建行199笔公司贷款中,不少笔债权本金规模为几百万元,有的甚至仅几万元至几十万元。银行显然没有兴趣慢慢处置这些金额不多的不良贷款,而选择一次性打包卖给AMC。 “如果银行走法律程序起诉逾期借款人,待法院判决后再处置抵债资产,起码要耗上1年时间。”上述农商行人士称。 更重要的是,银行受分业经营限制不能投资实业,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比较单一,而AMC则可通过债转股、债权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处置不良贷款。 上述不良资产包只是其中之一。今年以来,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频繁在网站上挂出银行不良资产包处置信息,此外还包括以拍卖、公开竞争出售等处置方式,其中最大的一个不良资产包金额接近50亿元。 监管对银行处置不良贷款态度明确,今年7月初国务院金十条明确支持银行开展不良贷款转让,扩大银行不良贷款自主核销权,及时主动消化吸收风险。 “与银行合作处置不良贷款是我们下半年的工作重点,余下几个月的合作机会更多。”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一人士称。 不只是AMC乐见其中的商机,第三方公司对收购银行不良资产也兴趣浓厚,主要为收购有抵押物的不良资产。“比如1亿元的债权资产,银行打折以3000万卖给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处置抵债资产后可拿到6000万元,收益可观。”上述农商行人士称。 多渠道甩包袱 除了将不良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公司外,银行还积极探索更多不良资产转让渠道,比如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 前不久,中信银行一笔2006年已核销、含476笔不良债权的不良资产包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最终采取网络连续报价的竞价方式以2100万元价格成交,较底价抬高5%。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今年5月份在浙江产权交易所打包转让188笔不良贷款资产包,在20个工作日的挂牌期限内顺利成交。 还有的银行匿名在交易所挂牌转让不良资产。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今年5月份推介一个由3笔不良贷款组成的不良资产包,披露了借款人名称、债权金额以及抵押物,银行名称仅以“某银行”代替。 在多渠道转让不良资产的同时,一些银行今年上半年还加快不良资产核销的速度。以浦发银行为例,该行6月底合计核销了5.1亿元不良资产,今年3月份浦发银行曾核销约4亿元不良资产,今年上半年累计核销约9亿元不良资产,接近去年全年10.07亿元的核销规模。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