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信托公司增资扩股潮涌 “杠杆”水平资本收益率仍一路攀升 2013-08-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刘雁
证券时报记者 刘雁 一面是迅速膨胀的受托管理资产,一面是公司本已捉襟见肘的资本金,一路狂奔的信托业正面临动力不足的困境。在上市无望的形势下,今年以来信托公司再度掀起增资扩股的浪潮。 据证券时报记者粗略统计,2013年年初至今,已有至少6家信托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实现资本金的壮大。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信托行业实收资本为1014.78亿元,平均每家1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8%和9.4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信托公司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补充资金本,但其速度依旧落后于所管理的资产规模膨胀的速度,这也导致信托业的“杠杆”水平和资本收益率一路攀升,远高于银行业和证券业等其他金融机构。 再掀增资热潮 近日,中航投资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出资6.71亿元收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持有的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10.20%股权。完成收购后,中航投资将持有中航信托股权51%,巩固控股股东地位。 此前,中航信托股东中航投资有限、华侨银行、共青城羽绒服装创业基地公共服务有限公司、江西省财政投资管理公司和中航信托签署了《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书》,约定对中航信托进行一轮增资。 增资后,中航信托的注册资本将由此前的15亿元增至23亿元。“股东增资主要基于公司近年来的高速扩张,目前监管部门还在审批这一方案。”中航信托内部管理人士向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中航信托开业至今仅3年有余,但其受托资产规模在去年底已激增至1395.47亿元,位列业内第十七名。 中航信托并非今年以来实现增资的唯一一家信托公司,年初以来,已有包括中铁信托、紫金信托、东莞信托、湖南信托等在内的多家信托公司相继公布增资计划。 今年1月,中铁信托宣布公司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12亿元变更为20亿元。此后,紫金信托亦称拟通过原股东同比例增资扩股的方式将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至12亿元。 据记者了解,东莞信托的注册资本也将从人民币5亿元变更为人民币12亿元,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事项正向工商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中。 而湖南信托在7月的一则公告中表示,公司注册资本已由7亿元增加到12亿元。这已是该公司继2011年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至7亿元后的又一次增资。 受限资本金约束 “此轮信托公司增资的主要动力源于近年信托公司的业务急剧扩张,导致部分公司已无法满足《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的相关要求。”启元财富投资分析总监汪鹏告诉记者。 “我们公司几乎没有资本金的压力,可以放开大胆去做业务,但行业中的一些小公司在拓展消耗资本金的业务时则有很多顾虑。”某大型信托公司风控负责人表示,尽管诸多信托公司通过内生力量补充了部分净资本,但依然有很多中小型信托公司依赖股东输血。 2010年9月,银监会出台《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要求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2亿元,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该《办法》将信托公司可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与净资本直接挂钩,对信托公司净资本实施硬约束。 据中航信托相关人士介绍,上述《办法》实施后,对了应对年末的净资本考核,信托公司一方面积极调整产品业务结构,主动开始业务结构的转型;另一方面则大力扩张实收资本规模,包括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东增资、甚至寻求上市。 资本金不足已成为部分信托公司业务扩张的约束,以大业信托为例,由于该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仅3亿元,该公司在年报中直言,“公司资本规模偏小,净资本管理办法出台后,资本实力的高低将成为制约未来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湖南信托在连续几年的年度业绩报告中亦提到,净资本管理办法出台后,公司的资本金规模偏小,面临业务调整和转型的压力。 “由于信托公司上市目前仍无结果,信托公司在净资本压力之下当前只能选择增资扩股的道路,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毕竟需要较长时间。”北京某信托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1年年初至今已有超过20家信托公司通过净利润转增、股东增资、引入投资者等措施,实现了增加注册资本,已完成的增资额超过150亿元。 单是爱建信托一家,去年便大手笔完成增资20亿元,跻身国内信托公司注册资本金前三位,而平安信托以注册资本金近70亿元雄踞榜首。然而,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资本金低于10亿元的信托公司依然多达19家,占信托公司总数的29%。 事实上,信托公司纷纷增资扩股还与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导向有关。由于不少创新业务均被设置了基本准入门槛,令部分规模小的信托公司难以介入。 譬如,保监会去年11月出台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中明确了保险资金可以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担任受托人的信托公司需要注册资本金12亿元以上且上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逾10年没有进行高送转的陕国投A便在今年7月实施了10转10送1派0.35元的分配方案,在完成“量身定做”的高送转后,其注册资金数据刚好超过12亿元,这也引发市场对于其有意参与上述业务的猜测。 信托业的“杠杆” 尽管信托公司忙于增资扩股,但其速度却远远赶不上业务扩张的速度。 截至今年6月底,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已逼近10万亿元,而全行业所有者权益规模仅为2249亿元,据此可粗略计算出信托业整体的杠杆倍数在42左右,而这一数据在2011年和2012年同期分别为26和31。 事实上,业界对于信托公司资本金的监管办法一直以来颇有微词。在前述信托公司风控负责人看来,目前银监会对信托公司资本金的监管过于“简单粗暴”,并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这也导致信托公司为做大规模不得不相继增资扩股以达到监管要求。 在资深信托人士、国时资产总经理张群革看来,信托公司原本是类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基金管理公司、产业基金管理公司资本金都很小,并没有杠杆水平的概念。但随着融资业务的增大和刚性兑付窗口指导,信托公司变为类银行机构,银监会相应出台了净资本管理办法,控制其杠杆水平。 “尽管信托公司本身并不将其管理的信托资产作为负债看待,但在目前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下,一旦发生兑付风险,信托公司依然要承担部分隐性的风险甚至形成坏账,也即是说可能会占用部分资金本。”汪鹏如是认为。 而从目前信托业所计提的信托赔偿准备金余额来看,也远不足以覆盖风险的发生。数据显示,67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约为1015亿元,按照相关规定,赔偿准备金余额需达到203亿元,但目前这一数值仅为73亿元,缺口高达130亿元。 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认为,信托公司不应该存在“杠杆”一说,因为信托公司本身是理财机构,而不是提供融资的负债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发生兑付风险,由于有充足的抵押品,最终买单的也并非信托公司本身。”他说。 资本利润率一路攀升 从数据来看,《办法》的出台似乎并没有有效地避免信托行业扩张过快,反倒让信托行业进入“拼爹时代”。而股东之所以愿意倾其所能为其输血也是缘于信托公司近几年来的资本收益率一路攀升。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共40家信托公司资本收益率在15%以上,其中24家更是超过20%,尤以四川信托43.74%的资本收益率为最高;在2011年年底,共34家信托公司资本收益率超过15%,其中有16家达到20%以上;而在2010年年底,仅26家信托公司资本收益率在15%以上,超过20%的仅7家。 而如果将这一数据与银行或券商相比,恐怕只能让后两者望其项背。数据显示,目前上市银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5%左右,证券行业这一指标仅为4.74%。 “信托业的整体资本利润率的确高于其他金融机构,但这并非可持续之路,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资管大战,预计信托业的资本利润率将缓慢下降。”范杰表示,今年以来信托公司在做项目时显然已比往年更为谨慎,很多公司的经营风格都在发生转变。 据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以9.45万亿创下历史新高,却也以0.44%的月度环比增速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信托业已步入增速拐点。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曾指出,信托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增加净资本的手段,只能作为缓解目前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无法支撑信托公司继续走粗放型增长的道路。 “股东增资的目标肯定是希望获取更多的回报,如果一味地依赖股东增资,信托公司的压力将非常大,甚至为了更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冒风险去做一些业务,因而我们还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来实现内生增长。”南方某信托公司高管坦言。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