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利好叠加 大宗商品开启阶段性反弹 2013-08-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程小勇
大宗商品和中国股市在8月中旬出现强劲的反弹势头。对于后市,我们认为,政策引导供应端压力缓解和需求端迎来希望,商品拉开中期的反弹序幕。 对于大宗商品而言,中国的消费普遍比重超过40%,因此一旦中国经济企稳,对于大宗商品需求的预期会向积极的一面转化。 7月份数据显示,房地产相关活动走强支撑了工业生产和进口增长,7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从6月的8.9%回升至9.7%。7月发电量同比增速也从6%升至8.1%,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也进一步从13.5%升至15.4%。其次,除了房地产,中国经济的另一个增长引擎——出口也重新开始发动。另外,国内消费也继续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稳定在13.2%。另外,极端天气催生出的“高温经济”,表现为煤炭、电力等行业受益明显。 “金九银十”作为下半年的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旺季,7月份下游在政策稳增长的引导、市场释放流动性和季节性旺季到来等三大因素诱惑下出现明显的补库。7月份原材料进口的反弹非常强劲,而官方采购经理指数(PMI)也显示原材料库存指数近期有所改善。库存波动的持续性和强度当然取决于最终需求的强度,但政策走向的预期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我们目前倾向于后者和季节性因素的结合体。 在上半年持续去库存之后,供应端压力有所缓解,包括煤炭、焦炭、钢材的社会库存下降,有色金属以交易所为代表的显性库存下降,以及煤炭化工如甲醇和玻璃等停产检修以及社会库存下降都验证了这点。而季节性旺季,又给需求端回暖的憧憬,再叠加成本驱动等微观利好,市场补库引发的中期反弹行情自然水到渠成。 对于市场而言,羊群效应会引发商品市场工业品和农产品二者之间双向流动。在中国经济企稳之际,中国工业品进口大幅回升的同时,大豆和植物油进口也表现强劲,这使得中国对商品需求回升的预期越发强烈。有戏剧性的是,8月12日美国农业部报告纷纷在大豆丰收之际下调产量预估值32.55亿蒲式耳,以及2013/2014年单产,同时将玉米和棉花的产量预估下调,因此利多出现叠加效应。 商品长期下行压力沉重。首先,当前经济回暖的基础并不牢固,7月份经济回暖是地产和基建堆积的效果,在地产泡沫越吹越大之际,其不可能一直作为经济回暖的驱动力。 其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依旧是管理层的主要调控思路。由于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金融、地产等传统产业的增长空间已相对有限,政策支持的侧重点已经逐步向新兴产业转移,这个大的方向不会改变。 再次,财政政策主导的投资模式空间有限。按照政府的规划,出现投资调整的项目包括棚户区改造、铁路、城市管网建设、电网智能化和配电网建设、4G、光伏和环保,根据安信证券的估算,这些行业新增投资的增量今年下半年可能不超过2500亿元。 鉴于房地产投资和基建类投资已处于高位,再继续向上扩张的动量有限。同时,今年财政政策虽然定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差异过大将导致年初的预算无法达成,制约了财政投资释放的空间。 最后,下半年通胀回升是大概率事件,这将导致货币政策再度陷入困境。假设下半年财政的加码通过行政干预下的定向贷款投放实现,或者要求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那么就导致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流动性难以流向实体经济,虚拟资产价格暴涨和物价飙升的局面,这也是决策层所不希望看到的。 (作者系宝城期货分析师)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