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追问法官的生财之道 2013-08-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周俊生
【海上评弹】 一个法官如果将法律作为私人敛财工具,吃了原告吃被告,这是一种更严重的对法律的玷污。
上海高级法院四位法官在上海建工属下一家企业的经理带领下,组成一个团队,浩浩荡荡开进一家政府指定的度假村集体嫖娼,没有料到其中一位法官大人在判案过程中“得罪”了一位民营企业老板,这位老板自认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在申冤无望的情况下跟踪盯梢,在上海滩上演绎出了一场活色生香的中国版“基督山伯爵”的复仇大戏,导致这个法官嫖娼团“全军覆没”。 在四位法官中,除了一位因喝酒过度而导致嫖娼“工具”失灵以外,另外三人,连同那位企业经理,一起领受了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时至今日,他们的处罚期已满,想必已经重新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现在正不知在上海滩的哪个角落里垂头丧气着,他们心中的懊丧,也是可以想象的。既然他们能够组团嫖娼,可以想象的是在他们的群体中,嫖娼已经如同一日三餐一样成了稀松平常之事,怎么这一次就栽倒了呢,而且其他人都好好的,为什么这样的倒霉事偏偏会落到尔等几个人身上呢?想到这里,他们一定对那位跟踪的老板恨之入骨了。但是他们已经被剥夺了法官资格,已经没有办法收拾那位复仇者了。至于未来是否有其他在位法官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替这几位落马的战友复仇,在此也不好妄加揣测。 不过,依我看来,这几位法官没有必要哀叹命运对自己太不公,实际上,官场对他们的处理虽然超过了以往,但从重从快之下还是有所眷顾的。此次嫖娼案曝光后,他们的个人声誉固然已经扫地,但在这个“金钱万能”的社会里,所谓的个人声誉早已不值什么钱,对此,相信这些法官是高度认同的。值得庆幸的是,此次案发后,官场对他们的处分集中于嫖娼,舆论投向他们的炮火也集中于嫖娼,然而不论是官场的追究还是民间的声讨,大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这起事件的起因是那位民营老板认为自己蒙受了冤枉官司,从而赔掉了大笔的钱。他的这个想法是不是符合事实?我们不清楚,官场在将几位嫖娼法官清理出去以后,对这个问题也不再有查究的兴趣了。从这一点说,“基督山伯爵”虽然实现了复仇的目的,但是他自以为受损害的利益并没有修复,因此,实际上他并没有赢得最终的胜利。 在这起轰动性的案件中,那几位原来趾高气扬的法官固然丢尽了脸面,他们被清除出政法队伍是咎由自取,但是,组团嫖娼的离奇故事成功地转移了舆论的兴奋点,使得这起奇案背后存在的法官将法律作为私人“生财之道”的现象,被成功地掩盖了起来。在这起案件中,民营老板认为法官的判决有失公平,他坚持认为是法官收受了对方的钱财,但是他不可能寻找到这方面的证据,因为收受他人钱财毕竟不像嫖娼一样声势浩大,法官用不着一定要跑到度假村才成其好事。据说,现在上海政法系统正在以这几个栽倒了的法官作为镜鉴,组织全系统的反思。一位高官谆谆告诫他的下属,要保护好自己。这话听着好笑,有人认为这是要求下属小心视频,这个政法系统用来监控社会的工具一不小心也被社会用来监控起了自己。但是我倒觉得,高官不会这样浅薄,他的意思应该是要求下属不要再去从事嫖娼这种丑恶勾当,还抱团呢!至于法官大人判案是否公正,是否将法律作为自己的“生财之道”,只要没有丢下类似嫖娼的丑脸,就算是将自己保护好了。 法律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法官则是守住这根底线的人,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对法官投以尊敬。一个法官出没于风月场所,固然玷污了他身披的法袍。但是,一个法官如果将法律作为私人敛财工具,吃了原告吃被告,这是一种更严重的对法律的玷污。上海有关方面对几位法官的处理据说做到了从重从快,但是这些法官到底是不是像那位“基督山伯爵”所认为的在判案中徇私舞弊,却是一团迷雾。上海这样一座国际大都市,以这样的法律环境来向全球展示它的魅力,这未免让人觉得不够踏实。 (作者系上海媒体人士)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