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3年8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投资不能走老路 政府应尽快淡出

2013-08-1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王瑞霞

  本周末有媒体报道,发改委官员给“轨道交通建设4万亿投资”的说法泼了一盆冷水:一来4万亿说辞夸大,实际投资额并没这么多;二来项目审核权虽下放地方政府,但项目批复仍由发改委把关,不能乱建。可见,地方政府投资冲动重燃已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在笔者看来,各地争上轨道交通项目,热情不减当年,项目可行性固然应充分论证,项目投融资方式更需高度关注。如果投融资模式没有创新,仍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会否由此增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助推楼市泡沫,需要警惕。

  轨道交通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根据有关统计,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县市,基建投资中财政投入占10%,土地出让金占30%左右,60%则靠土地抵押从银行贷款融资,可见土地出让收益堪称基建投资的命根子。

  值得警觉的是,地方政府面临的投融资环境已今非昔比,上述基建投融资结构可能发生相应变化。具体表现在,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窘迫以及地方融资平台收紧致银行贷款受压,这势必会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在投资中的占比,而这又会以当地房价继续走高、楼市泡沫上升为代价。况且,目前三、四线城市楼市泡沫已现,由于楼市的不景气,土地价值也在缩水,如果这些城市基建投融资过多地依赖土地收入作担保,无疑将加大地方政府的偿债风险。

  可见,如果投资重走政府为主导的老路,一来政府投资压力山大,二来其负面影响会加剧。由于政府投资之弊渐显,引入民间资本,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呼声日隆。新一届政府更是明确提出,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要“同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然而,政策能否落地仍需密切观察,跟踪此轮基建投融资方式的变化或可知端倪。

  由于基建项目很多具有公益性,若想吸引民资进入,必须创新经营模式,让民资真正有利可图,然而实际运行当中确有诸多难题待解。以轨道交通建设为例,引入沿途地上地下物业统一商业化开发的香港模式渐成共识,然而,除广州地铁建设等个别项目外,目前跟进者并不多。这其中牵涉土地出让方式变化、经营主体认定等各种复杂因素,背后又涉及地方政府、铁路部门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协调。由此可见,如何促使政府淡出投资,民间投资落地开花,仍是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课题。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光大证券8.16事件追踪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银 行
   第A008版:市 场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行 情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基金周期股投资调查
   第B005版:深 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数 据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一举多得
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应 市场化与重建市场并重
投资不能走老路 政府应尽快淡出
光大乌龙指 股民很受伤
不良贷款反弹应引起重视

2013-08-19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