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3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投资需要全球化视野

2013-09-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晓翔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投资也必定如此。现如今,全球各行业的龙头公司,无论是金融行业的高盛、花旗,资源行业的埃克森美孚、必和必拓,制造业的GE、西门子,还是科技界的苹果、微软、谷歌,他们的收入都有很大部分来自海外。而中国很多优秀的企业,其收入和利润也和海外市场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首先,对于很多行业尤其是大宗商品或全球性竞争的行业,在研究未来行业前景、景气度变化时,必须对全球供求关系进行全面和深入地计算,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果。其次,在很多新兴产业,很多重要的技术创新最早是在国外产生的。例如互联网的诞生,电子商务的崛起,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等。第三,某些好的盈利模式具有可复制性,通过国内外的比较对寻找相关投资标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四,近年来,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优秀民营企业为了提高国际知名度、到更大的舞台上参与竞争,选择了海外上市的方式。

  当然,凡事各有利弊,在拓宽研究视野、增加研究比较的同时,我们也经常遇到困扰,例如我们发现很多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持续成长能力,但是和国内上市的一些竞争力稍逊的同行相比,大多数情况下海外公司估值却远低于国内公司。这有时反而给我们的A股投资造成了困扰。当然这不应该成为否定我们增加海外研究的理由,我们需要用更好的心态,客观冷静地看待这个问题。

  一、在一定程度上,海外上市公司之所以低估值,是因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状况及具体的上市公司的情况不够了解。二、国内外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国内投资者更愿意给予阶段性的高成长公司更高的估值溢价,而海外投资者更注重长期更看重性价比。三、正如索罗斯的反身理论所言,国内新兴产业的高估值和再融资优势,使相关上市公司有更大的动力和资金实力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实现外延式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它们的估值在一段时期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四、从长期看,随着国内部分投资者对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加,以及资本项目下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海内外公司的估值差异将逐步缩小。目前部分优秀海外公司的低估值也许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作为国内的机构投资者,现在加大对海外公司的研究力度,并在合适时机通过QDII等方式抓住相应的投资机会,那才是对持有人真正负责的态度。 (作者单位:汇添富基金)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光大证券8·16事件追踪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银 行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数 据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聚 焦
   第B005版:深 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中东动荡 黄金再成资金避风港
7月券商集合理财最高收益18.73%
资源类和大中华QDII值得关注
投资需要全球化视野
投资黄金方式大比拼
美国养老偏好浮动收益债券基金

2013-09-02

理 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