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3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私募博言

2013-09-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天马资产董事长康晓阳:

  A股又回到了以炒为主的年代。基金们用十年时间建立起来的话语权,一夜之间拱手让给了游资,炒家们在失落了数年之后,重新找回了舍我其谁的自信。二十年一个轮回,国债期货恢复交易、T+0再次提上日程、新浦东概念一飞冲天,一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曾经熟悉的年代。而我们已经老了,再也回不去了。

      

  上善若水投资总监侯安扬:

  半年报有个特点,但凡业绩不咋样的、景气度下滑的,开篇基本都是“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形势严峻”;业绩好的,报告则是明显的喜气洋洋,介绍自己所处行业光辉前景,得瑟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投资的魅力就在这里,在去年各项财务还很靓丽的时候就能发现泡沫,等今年的股价和财报来验证,这是多有成就的事情。

      

  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

  我感觉现在的钱其实比股改初期还好赚。那会儿是“集中激活压到底的弹簧”,好处是闭着眼睛都能赚钱,坏处是反转,目不暇接,都不知道该赚哪笔钱更好。现在是“逐一激活压到底的弹簧”,好处是饭可以踏踏实实一口一口地吃,坏处是胆儿小的和眼神儿差的赚不着钱。

      

  广晟财富首席投资执行官刘海影:

  只有有效投资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无效投资则会形成过剩产能;判断投资是否过剩取决于其能否挣得合格的投资回报率,而不是资本存量能否媲美美国。目前中国经济的核心挑战在于过剩产能太大,创造有效投资机会的能力大幅下滑,相应的,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将会下滑。

      

  上海鼎锋资产副总经理王小刚:

  从人性上来说,脱离群体做一个特立独行者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但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跟多数人不同的策略和做法是胜出的必要条件,特立独行是脱离平庸的必要条件,多少同行以“稳健”为理由避免自己的组合远离基准和大多数同行,结果是让自己永远平庸。 (邱玥 整理)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光大证券8·16事件追踪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银 行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数 据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聚 焦
   第B005版:深 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私募五大派别PK 公募派平均收益13%领跑
量化投资需与时俱进 机会仍在成长股
自贸区概念仅为阶段性热点
数据观察
股权溢价变折价 私募合伙人进退两难
私募博言

2013-09-02

私 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