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3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年内基金经理变更613起

“一拖多”现象加剧,甚至出现“一拖七”

2013-09-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方丽
  彭春霞/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大资管”时代到来,基金业人才流动更为频繁。今年基金经理变更次数为去年同期的1.6倍,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进一步加剧。

  根据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今年以来有613只产品(A/B类分开算)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已超过去年全年的579起,是基金经理变更最多的一年。若按照目前公募基金总数1800只(A/B类分开)计算,即有三成的基金发生掌门人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变更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2005年和2006年基金经理变更均不足100起,到了2007年变更数量出现小高潮,为197起;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基金经理变更分别为167起、199起、271起、302起。

  今年以来,1、2月份分别有79只、66只基金公告基金经理变更;3月基金经理离职进入高潮,全月共有92只基金公告基金经理变更;4月至6月份分别有74只、74只、67只基金公告变更基金经理。7月和8月则分别为61只、100只基金经理变更。值得注意的是,债券型基金成为今年基金经理变更的“重灾区”,今年变更频繁程度处于较高水平。这些变更中,主要是增聘、变更人选,也有不少基金公司进行比较大规模的调整布局,不少公司旗下出现5只以上的基金经理变更。

  基金经理变更潮涌,“一拖三、一拖四”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显示,“一拖三”及以上的基金经理达到167位,其中“一拖三”的基金经理最多,有103位,最能干的基金经理达到“一拖七”,不过,这些“一拖多”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多为固定收益产品,或者行业ETF品种,管理主动偏股型品种的最多为“一拖三”。

  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基金经理“一拖多”情况较前两年增加,这和资产管理行业变革、基金产品增多等情况有关。深圳一位基金公司总经理曾表示,随着新基金法的实施,目前基金业内人潮流动加速,不少基金经理都有“奔私”意向,正等待相关细则出台。

  而且,目前不少基金公司招聘基金经理时,要求的从业经验年限已降至“3年以上”,而此前一直是“5~7年”从业经验。

  “虽然不少公司内部都已逐步建立了人才培养机制,但面对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发行提速,这种机制显然未能跟上行业发展速度,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上述南方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未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留住人才,建立人才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公募基金的前进步伐才能走得更稳健。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光大证券8·16事件追踪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银 行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数 据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聚 焦
   第B005版:深 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主动偏股基金前8月平均赚近13%
年内基金经理变更613起
基金系RQFII额度近千亿 占比超过七成
基金快报
20只ETF沪市关闭招行换购通道
鹏华微信理财升级 新增账户绑定及查询

2013-09-02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