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3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自贸区概念PK创业板 基金经理见仁见智

2013-09-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哲

  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大盘的热点转换居然是以自贸区概念PK创业板的方式实现的。”一位业内人士如此感慨。周五,创业板迎来了二度新高之后的首次调整,对手是上海自贸区概念股。

  不过,对于创业板的调整和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异军突起,基金人士可谓见仁见智。

  有人趁着创业板大跌买入,也有人看好自贸区概念的长期投资机会。“上一次创业板调整我就有机构客户看空做空,卖出重仓创业板的新兴市场基金,去申购沪深300指数基金,事后证明这是一个错误,创业板再创新高,但沪深300还没动。自贸区这么大的政策,对涨幅较大的创业板造成一定冲击,这是正常的。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方向。”一位基金经理坦承。

  对一飞冲天的上海自贸区概念股,该基金经理则无奈地表示,市场热点轮换太多,信息变化太快,自贸区概念自己没有赶上。“总有错过的。这方面我们没有太多关注和跟踪。”至于是否会参与自贸区概念股,他表示这不是自己的菜,还是做自己擅长的,创业板调整下来还是有不少可以买的标的。

  持类似看法的还有另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他认为,不要“妖魔化”创业板,单看创业板指数也许涨幅可观,但是从全部的创业板公司今年以来涨幅看,平均约在10%左右的水平。“例如碧水源,是基金头号重仓的创业板股,实际上它的市值规模是在不断长大的,而类似的创业板龙头还有很多,龙头对指数的贡献非常大。所以,看指数没有意义,关键还是要具体分析公司的业绩是否支持估值。”

  对自贸区概念,他说:“很多人认为自贸区是短期炒作,我倒觉得现在只是开始,目前浦东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开始重新规划,新一届政府对此也非常看重,未来后续政策和动作还会看到。”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光大证券8·16事件追踪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银 行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数 据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聚 焦
   第B005版:深 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基金错过自贸区盛宴 QFII提前入席
自贸区概念PK创业板 基金经理见仁见智
股基上周小幅加仓
上周机构资金净流入99.63亿元
上周ETF缩水近15亿份
基金“缺席”甘苦自知
上周3只ETF大宗交易超3亿元
偏股基金整体走低 近八成债基正收益

2013-09-02

动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