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3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基金“缺席”甘苦自知

2013-09-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姚波

  证券时报记者 姚波

  改革主题作为下半年投资主线,各大基金曾在半年报中重点提及。而眼下,基金似乎“缺席”了下半年A股最大盛宴——上海自贸区概念股。

  自贸区概念酝酿时间长,从7月初国务院原则通过自贸区,市场就已经开始发酵,而且覆盖面广,既包括区内的物流、贸易、地产等个股,还带动了一批上海本地的消费、旅游和金融股的崛起,甚至扩散到天津、重庆等地相关概念股上。而作为对国家宏观政策有持续跟踪的专业机构,基金错失了一波可以为业绩添彩的行情,而且还是在对下半年改革动作屡有预判的前提下,无疑又是未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例证。

  不过,基金“缺席”这一盛宴似乎恰恰体现了基金的投资理念,因为目前这些个股的基本面并不讨喜,如上海物贸上半年净利大幅下滑80%。在游资的推动下,自贸概念逐步演变成“炒地图”,上海炒完炒天津、重庆,甚至厦门、舟山、青岛、深圳前海等地相关概念也有跟风炒作的现象。私募大佬、天马资产管理CEO康晓阳就感叹,A股又回到了以炒为主的年代。“基金们用十年时间建立起来的话语权,一夜之间又拱手让给了游资。炒家们在失落了数年之后,又重新找回了舍我其谁的自信。”他在微博上表示,“二十年一个轮回,国债期货恢复交易,T+0再次提上日程,新浦东概念一飞冲天,一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曾经熟悉的年代,而我们都已经老了,再也回不去了。”连船小好调头的私募都发出如此无奈感慨,更何况持仓周期更长的公募基金?

  当然,自贸区概念股也绝非只是概念,如外高桥计划募集27亿元建自贸区一期项目,盈利改善可期。总之,如何能在预判的大前提下有效捕捉改革主题受益股,而又不空沦为概念炒作,无疑是公募基金需要好好研究的课题。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光大证券8·16事件追踪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银 行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数 据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聚 焦
   第B005版:深 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基金错过自贸区盛宴 QFII提前入席
自贸区概念PK创业板 基金经理见仁见智
股基上周小幅加仓
上周机构资金净流入99.63亿元
上周ETF缩水近15亿份
基金“缺席”甘苦自知
上周3只ETF大宗交易超3亿元
偏股基金整体走低 近八成债基正收益

2013-09-02

动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