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记者观察 政信合作缘何“屡叫不停” 2013-09-2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刘雁
证券时报记者 刘雁 被外界戏称为“满城挖”的湖北省武汉市正遭遇资金困局。相关报告显示,武汉市2013年需要还本付息310.59亿元,2014年则达311.76亿元,相当于最近两年每天需偿债1亿元。 事实上,近年来武汉城投平台通过各种渠道融资的计划一直未中断,信托亦是其重要融资工具。公开资料显示,作为武汉第二家本土信托机构,方正东亚信托成立3年来,累计向武汉市场提供300亿真金白银,其中不乏支持武汉市重点项目建设的产品。 这只是当下地方政府过度融资的一个缩影,涉及其中的政信合作多次受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但却“屡叫不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我国信托资产规模达9.45万亿元,稳坐第二大金融业态交椅。其中,为地方政府融资的政信合作业务规模增至8041.88亿元。 所谓政信合作,是指信托公司与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开展的合作业务。政信合作类信托的融资方一般是政府的各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平台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等。 事实上,去年年底多部委联合出台“463号文”、今年3月末银监会又祭出“8号文”,均欲对地方政府表外融资形成制约。但即便审计署今年下半年刮起了地方债审查风暴,亦没有动摇信托公司对于地方政府平台融资的热衷与信心,相关信托公司总能够找到政策盲点,绕其道而行之。 在记者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信托公司目前尚未找到新的业务蓝海,而地方平台融资无疑是其传统的业务重心;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背书,政信合作相较企业融资信用级别更高,同时又可与地方政府建立较好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此类产品到期后可以再发一款产品接盘,信托报酬照收不误。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地方政府不会像企业那样倒闭,既然不会倒闭,这个游戏就可以继续玩下去。 甚至有业内人士例举出政信合作的种种好处:譬如,政府欠债,即使有困难“千年不还”,也会“万年不赖”;若有流动性风险,政府会非常配合“债务重组方案”;另外,政府信息较公开透明,项目经理不大会因为尽调不充分而被问责。 甚至有信托公司高管放言,地方政府所投项目大部分没有回报,即使有也很少,还本付息能力比较差,但地方政府手中握有土地资源,最差也可以靠卖地还债。 抱有上述想法的业内人士并不是少数,倘若普通的信托经理是如此思维尚可理解,但如果信托公司高管也这样考虑问题的话,信托公司未来走向将更加迷茫。尤其是当下各方都在讨论应该如何做主动管理型产品之时。 事实上,现存的政信合作项目大部分并非靠到期偿还,而是靠滚动发行维持。所以随着时间推移,未来到期的政信合作项目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偿还压力,谁也不希望去接最后一棒。 而监管层为了经济长期稳健运行,已关注到庞大地方债的潜在风险,因而也在不断地释放去杠杆信号。随着审计署对各地债务的梳理,相信年底将对此给出一个新的说法。而那些将地方政府平台融资当做普通企业融资来对待的信托公司,恐怕才能笑到最后。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