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港股去年“牛皮市” 大行看好今年表现

2014-01-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徐欢
翟超/制图

  回顾2013,香港资本市场总体趋势波澜不惊。

  这一年,恒生指数在小范围内上下波动,股市呈“牛皮市”。

  这一年,超人李嘉诚屡次抛售旗下内地、香港资产。

  这一年,与内地相关的财经话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备受瞩目。

  展望2014,香港如何与内地进一步起舞,令人期待。

  证券时报记者 徐欢

  

  在港中资机构

  RQFII步履蹒跚

  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今年继续加快步伐,监管层已将R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发行主体从中资机构拓宽至各类金融机构,试点地区也计划从香港拓至台湾、新加坡、伦敦等地。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RQFII市场全面开放之际,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香港的中资机构们在产品设计及发展上已明显“吃力”,并担心失去政策“保护”优势渐失的忧虑。一旦失去独享政策的红利,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幅度趋缓,人民币产品吸引力正在变小,而中资机构随之发展的机会窗口亦在变小,中资机构海外拓展之路还有待积极创新,迎难而上。

  同股不同权可行?

  2013年港股市场上,阿里巴巴关于合伙人制度的建议在香港市场上引起了一阵风波,“同股不同权是否损害投资者利益,或是勇敢引入创新以促进香港资本市场长足发展”的争论不休,目前,港交所就股权架构问题进入了公众咨询程序,如果最终获得通过,将会揭开港交所新股上市改革的新篇章,预计这将成为2014年香港资本市场上的焦点之一。

  李嘉诚看空内地、香港?

  在“超人”李嘉诚频繁出售内地资产,并有意出售相关香港资产后,关于李嘉诚撤资看空论刮起一阵舆论风波,即使李嘉诚旗下公司多次强调仅为商业行为,也未能完全为外界释疑,各种猜测以及分析尘嚣甚上,此后李嘉诚通过媒体公开回应“长和系永远不会离开香港,说我撤资就是一个笑话”。

  不过,从李嘉诚表态前后的撤资行为来看,外界普遍认为其不看好亚洲经济发展。

  中金再生造假被清盘

  2012年由于企业频繁出事,2013年香港相关监管部门加强了法规监管,其中,最为外界瞩目的是中金再生成为香港证监会首家向法院清盘的公司,而保荐人新规则在2013年10月正式实施,加大了投行在新股上市中应该承当的责任,从而加强了新股监管。

  楼市调控辣招不断

  港府去年对楼市辣招不断。2013年2月22日宣布实施双倍印花税(DSD),同年4月29日实施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持续打压楼价,尤其是打击非住宅物业的短炒活动,以致楼市成交屡创新低。而香港房地产发展商则有招拆招,以回赠印花税等变相降价方式卖楼,一度重聚人气。在美国持续量化宽松政策下,市场资金充沛,导致2013年香港楼市上涨。而在美国12月正式启动退市后,2014年香港楼市的走势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股市呈“牛皮市”

  2013年恒指微升2.86%,全年走势反复,更曾于6月25日跌穿两万点至全年低位19426点,整体而言恒指均在20000至23000点僵持。

  在楼市辣招及美联储退市预期下,2012年表现最好的地产板块在2013年表现黯淡,2013年表现最好的板块为赌博股(以博彩作为主营业务公司的股票)以及科技网络股, 尤其是科技网络股去年全年受捧。内地巨头阿里巴巴欲来港上市带动2000年后的科技网络股热潮重现。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则是股王腾讯,腾讯控股年内屡创新高,更创下484.4元的新高,去年累计升幅超过90%,多家投资机构纷纷提高其目标价,目前,腾讯市值已接近9000亿港元。与此同时,赌博股股价不断创新高,其中银娱表现强势,一度突破70元大关,累计升幅曾达1.3倍,或成蓝筹股王。

  新股方面,根据德勤数据,截至2013年12月31日,香港市场总共有104只新股上巿,集资额为1689亿港元,较2012年62宗IPO集资900亿港元分别上升68%和88%。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恰逢H股上市20周年之际,中资股份已经占据港股市场的半壁江山。根据香港联交所资料,截至2013年6月底,香港上市的H股、红筹股、内地民营企业股份分别达到176只、121只以及446只,市值占整体市值的55.9%,成交金额占整体股份成交金额的69.7%。可见中资股份已经成为影响港股走势相当重要的因素之一。

  大行看好今年港股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悬而未决,又广为外界关注的财经政策包括两地基金互认以及QDII2的推行,或将有眉目。同时,港股直通车又传来业界人士呼吁开通的声音。

  其中,两地基金互认被外界认为将会改变两地基金业的版图,据香港证监会表示,目前,两地基金互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有业内人士认为,内地与香港的基金互认一旦落实,会彻底改变香港与内地的基金业态。香港不再是欧美巨头分销基金的“超市”,取而代之的,将是集注册、后台管理、投资与销售于一体的全球第三大基金中心。

  另外, 展望2014年港股,多数投行认为受惠于内地经济改革,对2014年港股走势乐观。投行预计香港恒生指数2014年的目标位集中在24000~28000点,其中最乐观的是渣打银行和瑞士银行,都看到了28000点,较目前的23000点高20%。

  对恒生国企指数,投行看法更乐观,预计会达到13600~15000点,较目前的11000点左右还有两三成的上涨空间。在板块方面,多数投行看好受惠改革的能源、铁路、医药及保险等行业,并继续看好科技网络股及赌博股的表现。看淡内地房地产、材料、航空及内地银行股等。

  但同时也有投行包括摩根大通以及野村证券则不乐观,并认为港股明年面对重重挑战,表现将失色。

  在楼市方面,美联储启动退市让大多业内人士忧虑2014年香港楼价会否下跌10%~30%,但是中信国际执行董事林一鸣则认为,在香港前50万高收入家庭的支持下,2014年楼市将上升5%~10%。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7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IPO重启投行拟上市公司总动员
   第A006版:综 合
   第A007版:纵论投资者保护(上)
   第A008版:纵论投资者保护(下)
   第A009版:2014年热点行业前瞻
   第A010版:2014年热点行业前瞻
   第A011版:2014年热点行业前瞻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A013版:2013’年终盘点之基金篇
   第A014版:机 构
   第A015版:公 司
   第A016版:深 港
   第A017版:市 场
   第A018版:个 股
   第A019版:期 货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A021版:信息披露
   第A022版:信息披露
   第A023版:信息披露
   第A024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数 据
   第B003版:数 据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港股去年“牛皮市” 大行看好今年表现
香港券商 掘金互联网金融潜力大
深圳“试水”分类治理小产权房 或具借鉴意义
深圳多家中高档酒楼“年夜饭”改走大众路线

2014-01-02

深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