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政府债务日常披露 与定期审计同等重要

2014-01-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冯海宁

  审计署于2013年8月至9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5.44万名审计人员,对中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391个市(地、州、盟、区)、2778个县(市、区、旗)、33091个乡(镇、苏木)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988.65亿元。审计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从审计署披露的数据来看,政府性债务总额远远没有之前相关机构和学者预测的那么多。比如,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近日透露,根据他们的测算,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债务接近28万亿。而审计署披露的结果是20.6万亿。再加上审计结果表明“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公众松了一口气。

  这是我国第一次全面审计政府性债务。与以往审计政府性债务相比,这次在审计范围方面增加了中央和乡镇两级政府。全面审计政府债务,不仅是摸清债务家底,而且还能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可防范债务风险。从审计署发言人对这次审计结果的解读来看,审计达到了应有的目的。

  比如,此次审计发现政府性债务存在四大问题——例如,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年均增长19.97%,明显过快;有的地区债务率已经超过100%,还有的地方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过多。显然,这些问题将提醒有关方面“对症下药”,科学管理政府性债务,让债务率处在安全线内。不过,是否对政府隐性债务完全审计还有待观察。

  在笔者看来,对政府性债务不仅要审计、要整改,更要让“阳光”照进每一笔政府债务。尽管审计监督是监督政府性债务的重要手段,但审计监督并不能取代社会监督。尽管审计报告能揭示出政府性债务很多问题,但公众更想知道每一笔政府债务是如何借、如何用、如何还,而这些信息,审计报告不一定会披露。

  显而易见,公众不是政府性债务的“局外人”。政府如何借钱关系到公权力如何运用,政府如何用钱关系到借款是否被浪费、被挪用、被贪污,政府如何还钱很可能关系到纳税人负担。因此,公众有权知道每一笔政府债务“借、管、用、还”的整个过程,但现实是,公众并不清楚每一笔债务尤其是地方债务的具体情况。

  所以,笔者认为既要针对政府性债务建立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机制,还要建立政府性债务的信息披露机制,让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形成互补。只有这样,审计监督发现不了的细节性问题,社会监督就有可能发现;而社会监督发现不了的专业性问题,审计监督可以发现。

  之前,财政部驻江西专员办在一则建议中就指出,由于信息披露制度缺失,地方政府负债问题往往难以引起足够重视,导致乱举债、乱使用的现象。这再次印证了社会监督对政府性债务规范管理是多么重要。然而,除了政府公开发债信息公开外,很多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运作过程并不透明。

  例如,本次审计发现并已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涉嫌违法违纪案件线索51件,涉案人员69人。显然,出现违法违纪案件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透明,社会监督对公权力缺少制约,某些公权力便会逃出“笼子”胡作非为。

  笔者建议,应立法强制每个地方每个部门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及时公开每一笔政府债务的详细信息,只有这样,“阳光”才能照得进去,从而使暗箱操作减少。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7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IPO重启投行拟上市公司总动员
   第A006版:综 合
   第A007版:纵论投资者保护(上)
   第A008版:纵论投资者保护(下)
   第A009版:2014年热点行业前瞻
   第A010版:2014年热点行业前瞻
   第A011版:2014年热点行业前瞻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A013版:2013’年终盘点之基金篇
   第A014版:机 构
   第A015版:公 司
   第A016版:深 港
   第A017版:市 场
   第A018版:个 股
   第A019版:期 货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A021版:信息披露
   第A022版:信息披露
   第A023版:信息披露
   第A024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数 据
   第B003版:数 据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美联储渐退QE对全球利大于弊
别拿“失地农民”吓唬人
基金经理可炒股 持股最短期限3个月
政府债务日常披露 与定期审计同等重要
如何看待2014年货币政策微妙变化

2014-01-02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