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奥赛康暂缓发行背后:讲规则与讲政治

2014-01-1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赖梓铭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赖梓铭

  高市盈率的发行价、大比例的老股转让以及夜半的突然暂停发行,奥赛康(300361)搅动了整个资本市场舆论场。

  媒体、网友的各种批评与意见,投向了与这次发行相关的每个主体。发行人、保荐机构、询价机构、监管部门或是整个市场环境,似乎都有苦衷,又似乎都被认为对这尴尬局面负有责任。直到1月10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布会监管部门的立场再度表明之后,舆论的浪潮才有所回落,而不同观点的争议,预计仍将持续。

  67倍市盈率与

  31亿元老股转让

  在1月9日奥赛康发布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时,舆论上的讨伐已露出端倪。

  根据公告,奥赛康此次发行5546.6万股,其中新股数量为1186.25万股,公司控股股东转让老股4360.35万股。以2012年收益计,发行价市盈率达67倍,转让老股的控股股东将套现31亿元。虽然也有一些人士认为公司盈利增长前景不错,市盈率其实不算高,但多数网友则认为这个价格是“天价”,痛批上市公司“圈钱”者不在少数。还有网友发帖号召股民“拒绝申购,拒绝买入”。当天亦有网络媒体在报道中将奥赛康与2010年高发行价上市、长期大幅度破发的海普瑞比较,认为奥赛康或成下一个海普瑞。

  同时,此次发行老股转让金额30余亿,远超募集资金规模,也引起了大量批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的钱,绝大部分老股东拿走了,只有很少部分用于公司发展,这无疑是不合理的。还有人将之与以前超募资金相比,认为超募的钱至少还进了公司的资本公积,也培育了部分持续收购发展的公司。

  至晚间,舆论持续升温,情况却急转直下。1月10日凌晨,奥赛康宣布暂缓发行股票。

  讲规则还是讲政治

  《新京报》昨日以《奥赛康暂缓IPO 大股东暴富梦中止》为标题进行了报道,这代表了舆论场中的一类观点。相当一部分投资者认为,IPO新规存在漏洞,奥赛康以高价、高市盈率发行是在钻制度的空子,利用IPO新规中对存量发行的规定变相套现,因此应当坚决叫停奥赛康发行。

  网络上还流传着一份网友发给国务院纠风办的举报信,举报人在信中对监管机构冠以不少指控,并提到奥赛康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等事项。

  奥赛康暂停发行的结果引来许多网友叫好。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甚至以“聪明反被聪明误”、“多行不义必自毙”来评论此事。新浪微博上还有一众认证为“新浪名博”、“某证券经纪业务部总经理”的博主认为,“破坏规则是可以的”、“应当叫停存量发行”,甚至还有人又喊出“应无限期暂停IPO”。

  然而,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发行结果令人惊讶,但奥赛康的发行过程合乎现有规则,似乎并无停发必要。曾任医药上市公司高管的葛剑秋在微博上说:“奥赛康是心黑,但人家按规则办事,怎么说停就停了?”新浪专栏作家@向小田也有一问:“IPO定价是一个很专业的金融问题,奥赛康没有违反任何游戏规则,但是在网民和媒体的狂轰滥炸下,却不得不暂停发行。民粹进入专业领域,就是知识分子的末日。”

  在微信上,一位投行高管所写的名为“中金错在哪儿”的评论,引起不少转发。在这位业内人士看来,发行人及保荐机构,虽然看似做法符合规则,但是“这熊孩子太不讲政治了”。他认为,市场化发行刚刚起步,保荐机构就和大股东一起钻空子,引起民意沸腾,让整个新股发行改革都处于某种尴尬境地。与良信电器的做法相比,境界差了太远。

  舆论仍纷纭

  在奥赛康宣布发行暂停后,周五早间网上舆论热潮更是高涨。微博、股吧等渠道,绝大多数网友都在以各种方式点赞。有不少媒体还将之演义为31亿老股转让引来监管层领导关注,所以才有半夜暂停之事。

  证券时报网在上午11时刊出文章《从国外老股转让经验看奥赛康暂缓发行》,指出老股转让在海外资本市场是常见做法,在这过程中往往需要各方反复博弈来确定方案。文章认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对于管理层、发行人、保荐机构而言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而前不久由国务院颁发的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国九条”,或许会成为新股发行实践的指引。

  财新网则一整天都把奥赛康暂缓发行的更新消息放在头条区域,头条文章引述投行人士话语称,“监管层果断出手,着实大快人心。但行政干预终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时间投资管理公司则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撰文分析,在满足既定条件下具有弹性的仅有发行价,然而发行价是由“饥渴过度的361家网下投资者,冒着真金白银受损的风险投标投出来的”。因此“没有理由对一个尊重规则的公司说三道四,反倒是对奥赛康的发行被叫停感到震惊”。

  纷纭讨论中,许多人都倾向于认为是在某种指导下,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才决定暂缓发行。另一位私募人士有更直言不讳地评议:“亏损才是最好的投资者教育,纪律是市场给的,永远不是监管层给的。暂缓发行貌似市场化改革的倒退。”

  监管层重申

  市场化规则

  1月10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未叫停奥赛康发行,是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根据相关情况决定暂缓本次发行。

  数位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重申“需要市场主体各尽其责”等,意味着奥赛康只是个案,既定市场化游戏规则不会变化。而提到“市场提出的问题证监会将积极关注,持续跟进”则相当于对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的某种警示:第一要符合游戏规则,第二注意要“合理”。

  对于接下来制度应该作何调整优化,不少人士也提出了建议。许多网友提到,对于询价机构要加强管理,对于乱报高价的基金等机构,要严查有无利益输送等问题。

  微博认证为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汪潮涌认为,首批lPO重启后的上市公司巿盈率和老股出售的比例不宜太高,尤其是老股比例不要超过募资额的20%,创业板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融资发展公司的未来。

  但也仍有不少人认为,IPO规则可以不调整,奥赛康暂停发行亦无必要,可以让市场参与者适应存量发行规则,主动调整预期。雪球网友成一虫写到:“就是得让人圈钱,让人高价减持,疯狂地上新股,想上就让上,这样才能让新股今后没法高价。吃亏多,你自然就不会打新了。或者不会高价打了。大盘是可能因此下跌,跌不怕的,短期而已,会跌出一个牛市来。”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关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要 闻
   第A005版:热 线
   第A006版:百姓头条
   第A007版:调 查
   第A008版:财苑社区
   第A009版:财 技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技术看台
   第A013版:悦 读
   第A014版:数 据
   第A015版:信息披露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参与各方商定奥赛康暂缓发行
奥赛康暂缓发行背后:讲规则与讲政治
贵州董酒22.22%股权公开转让
销售遇瓶颈 雅居乐去年任务未达标
民生银行拟向下修正“民生转债”转股价格
李东生:华星光电盈利水平行业一流
北京两自住房用地招标出让

2014-01-11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