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马钢12亿土地收储金折射转产阵痛 2014-03-3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童璐
业绩勉强扭亏没让公司管理层松口气,令他们更头痛的是,马钢合肥公司的关停转产。
证券时报记者 童璐 马钢合肥公司老厂区关停而腾挪出的3378亩土地补偿收益,已成为企业、政府、职工和市场多方关注的焦点。 马钢股份(600808)3月27日披露2013年年报,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1.57亿元,同比扭亏,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仍亏损4.46亿元。年报称“合肥公司因存在环境风险控制不足,将在今年10 月1 日前有序关停冶炼生产,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发展”。 年报披露当日,马钢合肥公司53名职工代表与政府、企业三方进行恳谈会,就员工补偿、转产安置、新上项目等问题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现场气氛一度紧张,合肥公司董事长秦长荣当场落泪。 土地增值分成成重点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虽然马钢股份已同意合肥土地储备中心以12亿元收回合肥公司瑶海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合同,但后续能否参与土地收储后的升值分成,马钢和合肥市政府仍在谈判。 根据此前公告,因环境污染因素影响,马钢合肥公司将关停冶炼产能,测算资产减值损失等费用约12亿。而合肥土地储备中心将收回合肥公司位于合肥市瑶海区的3377.9亩土地及地上部分建(构)筑物;并支付不低于12亿元用于补偿相应减值损失。 也就是说,本次合肥市收回马钢瑶海地块均价为不低于35.5万元/亩。但2013年合肥全年经营性土地出让均价为321.43万元/亩。位于合肥中心城区的合肥公司地块后期如能变更成为经营性用地再出让,拍卖总价将超过108.58亿元。 近年来安徽合力、国风塑业等上市公司,都已显著受益于合肥市的土地收储转让分成。对于处于亏损边缘的马钢股份来说,增值收益尤显重要。 跟据内部消息,马钢股份曾在2012年与合肥市签订备忘录,其中表示“马钢合肥公司现在存量土地补偿费用,市政府给与包定总额45亿元,今后土地收储增值部分不再给与补偿”。 马钢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瑶海区规划,如合肥公司搬迁完毕,现有土地可实现变更,变更后的增值部分主要由政府收益,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贡献暂不明晰。他对上述“包定45亿元”的说法不予置评。 马钢合肥公司董事长秦长荣则表示,本次获得的12亿元补偿款仅为土地和部分建构物的补偿,后期可能会有其他补偿,但补偿资金将主要作为合肥公司转型发展的启动资金。 转产前景遭质疑 从去年12月受央视曝光环境污染至今,目前马钢合肥公司高炉冶炼设备已陆续停产,员工和企业、政府间的矛盾则渐渐升温。其中一个问题是,不少员工对公司转产项目的可行性存疑。 多位马钢合肥公司职工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合肥公司内部列出9个转型投资项目供员工选择,涉及钢材贸易物流、钢结构住宅、多晶硅生产和矿业开采等,目前公司管理层正寻求合适的社会资本进入。 据悉,合肥公司目前共有产能150万吨,即将停产的瑶海厂区主要为长材产品,此前,公司冷轧薄板等项目已搬迁至肥东县循环工业园,不在此次停产之列。 “根据公司今年的生产经营计划,肥东的冷板计划亏损1.1亿元,前期投资的冷板、镀锌等项目持续亏损,钢铁行业大环境不好,其他转型项目到底靠不靠谱?”有职工称,与其接受公司的转产安置,他更期望获得合理的补偿金,从此另寻出路。 “员工不愿转产安置,我们也很头疼。”马钢股份相关负责人无奈表示,“钢铁行业利润微薄,如今我们哪来那么多资金安置员工?” 去年年底,马钢合肥公司净利润仅为1500万元。报告期末马钢合肥公司资产总额55.17 亿元、净资产为33.13亿元,其中马钢股份控股71%。 而马钢股份的经营状况更不乐观。除经营性亏损外,2013年马钢股份库存总计高达71.51亿元。随着2014年度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将于8月、9月、11月分别到期,共需偿付本金合计约 75亿元,扣除向马钢集团股权转让获得的对价款,马钢股份尚有约50亿元的资金缺口。 解决职工安置和转产问题等的关键,都被寄托在马钢股份和政府的协商谈判中。上述马钢股份相关负责人并未确认公司转型发展的方向,仅表示“一切正在洽谈中”。 钢铁业寒冬远未结束 马钢股份董事长丁毅去年10月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曾就合肥公司的问题表态,称马钢股份重组合肥钢铁(马钢合肥公司前身)留下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人员安置是其中之一。他当时认为,钢铁行业严冬时期即将到来,在市场竞争激烈和环保门槛提高的情况下,部分钢企必然面临关停问题。 本次关停合肥公司冶炼系统,马钢将淘汰150万吨产能,实际减少的产能并不大。 中信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认为,部分民营钢厂近期受资金链断裂影响倒闭,国营企业中也不乏如马钢合肥公司迫于环保压力停产者,但国内钢铁产能本质上并未发生大的淘汰,钢铁行业仍不会有所起色。 但也有券商对此预期乐观,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本次马钢合肥公司可以视为国内“土地收储实现产能退出的典型案例”,上述案例如得到效仿,将成为里程碑事件,提振市场对于钢铁行业产能退出的信心。 中金公司同时表示,根据与马钢股份证券部的电话会议,合肥公司关停后对马钢股份利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长远来看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针对马钢合肥公司停产事件,中钢协副秘书长李新创认为,钢企转型、产能退出虽有阵痛,但无法避免。“产能退出和土地收储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钢铁企业如在环保硬性标准上不达标,无论是否予以土地补偿,都应予以关停转产,难办的是员工安置问题。”他说。 在此前召开的马钢合肥公司恳谈会上,马钢股份和合肥市瑶海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向激动的职工们承诺,将在4月7日前答复代表们提出的问题。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