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中国结算董事长周明:TitlePh

沪港通结算制度设计已完成

2014-04-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程丹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近日,中国结算董事长周明表示,目前证监会正在组织按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证监会组织2012年联合发布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对资本市场登记结算基础设施进行评估,与此同时,根据证监会的部署,中国结算积极参与沪港通项目并完成了结算制度设计。

  周明是在参加中国结算组织召开的首届结算参与人大会上做出上述表述的。据悉,中国证监会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和130余家证券公司类、托管银行类结算参与人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就多层次资本市场登记结算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探讨,部分与会代表分享了各自后台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分析了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发展新形势下登记结算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登记结算基础设施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周明指出,登记结算基础设施虽处于资本市场后台,但对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和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且重要性越来越被发现和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目前证监会正在组织按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证监会组织2012年联合发布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对资本市场登记结算基础设施进行评估。中国结算深刻认识到,安全、高效的登记结算基础设施不仅关系金融资本市场的整体稳定,也决定了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周明表示,近年来,在监管机构和结算参与人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中国结算着力推进强化登记结算基础设施建设,在登记结算制度建设、证券账户整合、新三板登记结算系统建设、业务模式优化完善、结算风险管理、结算资金跨市场划付、支持市场业务创新、跨境跨市场业务、场外市场、技术系统整合和长远规划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根据证监会的部署,中国结算积极参与沪港通项目并完成了结算制度设计。

  周明强调,从境外成熟市场登记结算体系由分散逐步走向集中的自然演化历史经验,尤其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展过程看,集中的登记结算基础设施不仅为资本市场高效运行和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也为处置系统性风险、避免全球性金融灾难、保证全球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常运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下一步,根据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中国结算将继续与结算参与人一道,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以安全、高效和金融资本市场整体稳定为本,继续共同推进健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登记结算基础设施,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国际化发展和系统性风险防范提供坚实稳固的基础设施支持。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信息披露
   第A007版:基金动向
   第A008版:基金深度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市 场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沪港通结算制度设计已完成
一季度经济增速料降至7.5%以下
要闻短波
28企主动撤单 IPO通道进入疏导期
消费电子“跟着苹果喝汤”时代结束
信息快车
深证及巨潮指数系列
[AD]节目预告

2014-04-14

要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