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国有创投激励机制探索新样本:TitlePh

江苏高投股权激励“破壳” 团队持股新平台65%

2014-04-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胡学文
官兵/制图

  在国有创投激励机制探索中,江苏高投走出了坚实的一步,用设新平台、管理团队持股65%的破壳之举践行市场化之路。

  深创投未来的方向据其内部人士透露,新型业务或高管持股。达晨创投方面则表示,未来可能做员工基金,资深员工可加入,以基金的方式对被投资项目进行跟投。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国有独资创投江苏高投在国有创投激励机制改革方面趟出了一条新路。

  江苏高投通过新设以毅达资本为核心管理平台的系统改革,争取到了管理团队持股65%的业内“理想格局”。

  国有创投激励机制改革有了新样本,是否还有更好的路径要等待时间来回答。

  管理团队持股65%

  4月11日,国内知名创投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发布了一则“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揭牌暨首批项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的消息,消息称人才基金的具体管理运作由江苏高投核心管理公司毅达资本承担。

  这是毅达资本首次进入大众视野。据悉,江苏毅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毅达资本)于今年2月成立,注册资本600万元。毅达资本的出资人为江苏高投及尤劲柏、史云中、周春芳、黄韬、樊利平等自然人,这些人都是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的创投业务团队负责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持股比例上,江苏高投集团持股35%,其余自然人持股65%。

  除此之外,证券时报记者还了解到,江苏高投在打造核心平台毅达资本的同时,还成立自身有募资能力、有区域指向及专业特长的小管理团队邦盛资本。

  “集团的此番创投机制改革能迈出这样的步伐,跟江苏省委省政府给予的巨大支持是分不开的。”江苏高投董事长徐锦荣认为,此次毅达资本和邦盛资本的股权架构设计,可谓“巧妙”,民营资本持股超过50%,符合目前市场化的主流GP模式,能最大化地调动GP的积极性,同时,更为市场化的分配机制也能让其管理到更多的LP资源。

  徐锦荣认为,这也符合监管部门备案要求——目前市场主流是有限合伙制基金(操作简便、税负较低),而且有限合伙制基金的管理机构不得为“国有控股企业”;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持股定在35%,意味着在毅达资本需要三分之二以上持股权表决的重大事项上,国有资本有一票否决权,保证了国有资本对管理公司重大事项的话语权。这为江苏高投这艘国有创投航母“加码”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江苏高投出资方代表,集团副总裁应文禄、董梁兼任毅达资本董事长、总裁的职位,他们在毅达资本中并不持有股份,也不拿毅达任何分红收益,而是严格按照主管部门的批复进行——“集团领导层本次改革暂不进入”。

  在业务方面,应文禄介绍,毅达资本作为集团核心投资管理平台,将全面承接江苏高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业务。

  眼下,刚“破壳”的毅达资本显然卯足了劲头,目前在募资、投资方面已经接连有所行动。

  除了前文提及的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具体管理运作由毅达资本承担外,证券时报记者还了解到,国内知名婚嫁O2O企业591结婚网获得的数千万元风险投资也来自毅达资本。

  此外,台湾上市公司中华开发金融控股(2883.TW)在今年2月发布的公告中称,将于毅达资本合资设立华创昆山股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募资方面也是形势喜人,据江苏高投内部人士透露,“毅达资本今年新募基金规模超过10亿。”

  同样带有国资背景的达晨创投合伙人邵红霞对上述转变的评价是:“好事一桩,令人振奋,有了标杆”。

  新样本的意义

  身为国有独资创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有背景带来的政府责任与投资机构强调市场化运作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国企投资决策干涉制度与PE高效率决策之间运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业绩考核与风险投资J型收益曲线也都存在矛盾。

  更为关键的是,受制于国有创投激励机制市场化程度不足的原因,如何留住骨干人才成为国有创投普遍的难题。业内的晏小平投身鼎晖投资、李万寿去职深创投等莫不是“为实现个人更大价值。”

  创投大佬尚且如此,一线骨干的跳槽、挖角就更为频繁了。尤其是随着前两年全民PE的盛行,各路中小型、民营PE机构纷纷成立,对于创投专业人才的争夺日见激烈,诸如江苏高投这样的老牌创投机构骨干人才就成了主要的挖角对象。

  此前江苏高投内部人士曾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改革前集团投资队伍团队流失较为严重,特别是部门负责人的层面,以至在长三角地区,江苏高投已被戏称为“创投界的黄埔军校“,投资经理级别的业务骨干到了小机构基本上都是老总。

  钳制这一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诟病已久的国有创投激励机制难以“破冰”。

  据介绍,PE机构激励方式主要有三种:公司层面股权激励,基金/项目收益分成(即carry),项目跟投机制。一般来说,市场化的PE机构激励机制目前基本接轨国际通行做法:1.5%~3%的固定年费和20%的净利润分成。

  另据了解,关于20%净利润的具体分成比例、兑现时限、兑现方式等,大多另有具体约定,并且附有一定条件。

  对于国资PE来说,激励方式则很难通过利润分成体现,股权激励就更难了。尽管深创投高管没有股份,但就深创投目前采取的项目跟投、净利润分成而言,有国有创投人士评价称,“在国有PE公司中已经很不错了”;达晨创投虽然高管持股施行得较早,但持股相对较低,另外由于其特殊身份,更多是介于一种半国有半民营的特殊机制,与江苏高投的完全国资尚有不同。

  因此,江苏高投骨干团队在管理公司层面持股实现接近“三七开”的样本意义更为重大。对于这个新样本,曾经因为国有创投激励机制问题从深创投出走的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连声称好,认为江苏高投此举值得肯定,评价“革自己的命,市场化运作,国资当LP,管理人当GP”是解决国资创投激励机制问题的好办法。

  江苏高投总裁张伟认为,此番改革恰逢其时,在经历了多年的“大浪淘沙”后,留下的都是精英和骨干,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职业忠诚度都更有助于实现江苏高投长期成为国内创投旗舰的方向和目标。“改革让留下来的骨干人才更加稳定,也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张伟称。

  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就具体模式提问了问题,比如一家国有创投负责人特别关注,江苏高投新平台毅达资本设立后新老项目如何划断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之前投资的项目carry怎么分配,如果解决得好对其他机构是很好的借鉴。”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8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专 栏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聚焦万洲国际赴港上市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评 论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基 金
   第A013版:市 场
   第A014版:动 向
   第A015版:期 货
   第A016版:个 股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行 情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第B053版:信息披露
   第B054版:信息披露
   第B055版:信息披露
   第B056版:信息披露
   第B057版:信息披露
   第B058版:信息披露
   第B059版:信息披露
   第B060版:信息披露
   第B061版:信息披露
   第B062版:信息披露
   第B063版:信息披露
   第B064版:信息披露
江苏高投股权激励“破壳” 团队持股新平台65%
第三条路径:在国有和民营间求得协调
你不是风口上的猪,咋办?抢别人饭碗

2014-04-16

创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