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4年4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万向信托有限公司2013年度报告摘要

2014-04-3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公司组织结构图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客户及相关利益人欲了解详细内容,应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本公司独立董事李全、成保良、刁维仁、吴晓波认为:公司年报所记载的资料没有存在任何的虚假记载,也没有任何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本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1.3 本公司董事长肖风先生、公司总裁祝旸先生、财务负责人汪文桦女士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概况

  2.1 基本情况

  公司前身为浙江省工商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6年11月。2012年更名为“万向信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5亿元。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万向信托有限公司

  法定中文名称缩写:万向信托

  公司法定英文名称:Wanxiang Trust Co.,Ltd

  法定代表人:肖 风

  注册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429号天和大厦12-17层及4层(401-403)

  邮政编码:310006

  国际互联网网址:www.wxtrust.com

  电子信箱:wxtrust@ wxtrust.com

  信息披露事务联系人:陆 炯

  办公电话:0571-85807978

  办公传真:0571-85179809

  电子信箱:jlu@wxtrust.com

  信息披露报纸名称:证券时报

  年度报告备置地点:杭州市体育场路429号天和大厦12层

  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住所:杭州市体育场路508号浙江地矿科技大楼5楼

  2.2 公司组织结构图

  ■

  3. 公司治理结构

  3.1 股东

  ★号代表本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 表3.1 (股东构成)

  ■

  表3.1续(股东主要经营业务)

  ■

  3.2 董事、董事会及其下属委员会

  表3.2-1(董事构成)

  ■

  表3.2-1续(董事简历)

  ■

  表3.2-2(独立董事构成)

  ■

  注:本届董事会于2011年12月组成,任期3年,届满可以连选连任。

  表3.2-3(董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构成)

  ■

  3.3 监事

  表3.3(监事构成)

  ■

  注:本届监事会于2011年12月组成,任期3年,届满可以连选连任。

  3.4 高级管理人员

  表3.4(高级管理人员构成)

  ■

  注:本届管理团队于2011年12月组成,任期3年,届满可以连选连任。

  3.5 公司员工

  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86人。

  ■

  备注:13名董事、2名外部监事未包括在内。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管人员4人包括职工监事1人、高管3人。

  4. 经营概况

  4.1 经营目标、方针、战略规划

  4.1.1经营目标

  通过近3-5年的努力,突出公司“质”的特色,强化公司在财富管理端的定制服务能力,强化公司在资产管理端的特定产业领域投资管理能力,强化公司在风险管理端的量化管理能力,从而跻身国内一流特色信托的行列。

  4.1.2经营方针

  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以合规运营为前提,充分发挥专业团队谨慎尽职管理的能力,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

  4.1.3战略规划

  以“一体两翼”的战略思想,对IT战略、财富战略、产品战略和风控战略进行分解。“一体”是指以中台部门为核心的风控战略,要求做到规范、稳健、效率和创新引领;“两翼”分别指产品战略和财富战略。

  产品战略要促使常规产品有序扩张与创新产品落地的双轮驱动;财富战略要实现零售板块、机构板块、高净值客户板块三个维度的“三箭齐发”;IT战略将贯穿“一体两翼”全程,形成有力的技术支撑。

  4.2 所经营业务的主要内容

  4.2.1信托资产运用与分布

  ■

  4.2.2固有资产运用与分布

  ■

  4.3 市场分析

  4.3.1 影响公司业务发展的有利因素

  1.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居民财富管理需求迅速增加,信托业凭借灵活多变的“跨界经营模式”可吸引许多高净值客户,同时也满足了受到银行信贷规模管控的企业融资需求;

  2. 信托监管层建立了与金融市场需求相一致的监管体系,有利于信托公司抓住市场机会,积极开展业务创新,自主地满足市场需求;

  3. 公司股东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和董事会资源支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4. 公司于2012年开始展业,直接进入信托业转型业务,具有转型成本低、高起点发展的后发优势。

  4.3.2 影响公司业务发展的不利因素

  1. 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下行增加了信托公司经营的宏观风险,支撑信托业快速发展的主流业务模式,即发挥私募投行功能的融资信托业务模式(私募投行业务),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开始遇到不可避免的挑战;

  2. 利率市场化加大了信托公司经营的市场风险;

  3. 2013年年中和年末的两次“钱慌”引发了对流动性风险的担心,频繁发生的个案风险事件引起了对信托业系统性风险的担忧;

  4. 继2012年“资产管理新政”以来,2013年商业银行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管计划的推出,全面开启了“泛资产管理时代”,进一步加剧了竞争;

  5. 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463号文”以及银监会发布的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的“8号文”,增加了信托公司政信合作业务和银信合作业务的不确定性。

  4.4 风险管理

  4.4.1 风险管理概况

  公司经营活动中主要可能遇到: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公司的架构体系为风险管理奠定了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流程管理实现了对业务审批、操作的规范管理和监控,形成了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运行顺畅、制衡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2013年,公司以控实质风险为抓手,以合规经营为前提,对业务风险准入和尽职调查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指引,并对房地产类以及风险较高的项目实行风险经理现场风险尽调制度。

  4.4.2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坚持“合法合规、合理匹配收益与风险”的风险管理原则,构建全面风险评审标准体系,确立的风险管理基本原则如下:

  1. 合法有效性原则:内控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并贯穿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同时,必须随着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营理念等内部环境和国家法律法规、市场变化等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2. 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工作须包含公司所面临的所有风险类型,覆盖公司所有部门和岗位,并渗透到各项业务的每一个操作环节;

  3. 独立性原则:公司董事会下设风险控制与审计委员会,公司设立风险评估委员会、风险管理部、内审稽核部,负责识别、评估、控制及改进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不受任何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涉;

  4. 相互制衡原则:公司及各部门在内部组织结构的设计上要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机制,建立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制衡体系。各业务部门内部通过科学的岗位责任制和业务操作流程来互相制约,各业务部门之间通过明确清晰的部门职责进行互相牵制;

  5. 一致性原则:风险管理策略与公司业务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与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

  6. 审慎性原则: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必须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保证资金、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公司业务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风险控制制度完善和稳固的基础上,应遵循“内控优先、制度先行”的原则,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业务流程,注重从源头上控制和防范风险;

  7. 时效性原则:业务发生时能及时准确识别、控制和管理风险;宏观经济、市场环境及公司经营管理发生变化时,能适时适度调整风险管理措施;

  8.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逐步建立完备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设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标准,使风险管理工作更具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9. 防火墙原则:公司各部门及其岗位,在物理上和制度上应适当隔离。对因业务需要知悉内幕信息的人员,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和监督办法;

  10. 资产隔离原则:公司固有资产与信托财产、不同委托人的信托财产分别管理、分别记账,独立核算。

  4.4.3 风险管理的基本政策

  2013年,公司拟定政信、房地产、证券等业务类型的风险评审标准和操作细则,基本构建起全面风险评审标准体系。实行全流程、全方位项目风险控制与管理。从尽调、评审、期间管理、清算管理等四大版块入手,实行业务、风险管理、内审三道风险管理防线:

  第一道防线:公司各部门。公司各部门将风险管理理念、手段和程序融入到部门工作流程中,通过部门规范、有序的工作建立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风险管理部、资产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资产管理部负责对各项风险进行组合管理,厘定关键风险指标,落实风险评估与计量,提出风险控制方法和手段,进行事前和事中控制。

  第三道防线:内审稽核部。内审稽核部在公司保持相对独立,负责监督审核公司的运营,通过审计监督活动,排查揭露风险点,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和防范风险。

  4.4.4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

  公司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由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与审计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评估委员会、风险管理部、内审稽核部和各部门组成。

  1. 公司董事会承担风险控制的最终责任。负责审批公司风险管理战略,审定公司总体风险水平,监控和评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公司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

  2. 董事会下设风险控制与审计委员会,履行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决策职能。负责拟定公司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对公司经营和业务风险控制及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向董事会提交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

  3. 监事会负责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行为、公司财务情况和合规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督促落实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及相关事项的整改,就涉及公司风险的重大事项向股东会报告。

  4. 公司高级管理层负责实施经董事会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为公司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定期向董事会、监事会报告风险管理情况。

  5. 高级管理层下设风险评估委员会,负责规划公司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制定与完善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定期对公司进行风险评估。

  6. 风险管理部负责建立健全公司风险防范、监控体系,负责公司各项业务风险(包括合规风险)管理日常工作,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类风险实施有效的事前评估和全过程监控,有效化解和降低公司运营风险。

  7. 内审稽核部负责检查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其分管领导报告。

  8. 公司各部门是公司风险管理的实施单位,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及业务单元在公司风险管理的框架内,根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行使风险管理职能,并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确保将风险管理覆盖到所有岗位、人员和业务的全过程,同时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业务进行定期及不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达到风险自我控制的目的。

  4.4.5 风险管理状况

  2013年度,公司所管理信托项目均运营正常,没有发生风险处置事项。

  1. 信用(流动性)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主要指交易对手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在贷款、资产回购、后续资金安排、担保、履约承诺等交易过程中,借款人、担保人、保管人(托管人)等交易对手不履行承诺,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承诺而使信托财产和固有财产遭受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同时,当信用风险发生时,如受托人没有尽职管理、安排预算不恰当时,或信托项目违法违规未能如期执行时,会导致发生流动性风险。

  公司信用(流动性)风险压力主要表现在信托板块的融资类、准权益性直接投资类业务以及固有板块的贷款类业务上。公司严格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每季对公司固有资产质量进行五级分类,对信托财产也参照上述办法进行五级分类。出于稳健性原则,作为非银行业金融企业,参照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执行的有关监管精神,本着谨慎原则,按规定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本年未发生关注及以下分类资产,本年提取贷款损失准备为零。

  2. 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公司各项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市场风险来源于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其中利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是公司经营中承担的主要市场风险。同时,市场风险还具有很强的传导性,某些信用风险的根源可能也来自于交易对手的市场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将影响信托财产的价值以及信托收益水平。市场风险也包括同业竞争对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产生的风险。本公司以收取固定的受托人管理佣金作为主要盈利渠道,故行业费率的变动对公司盈利具有一定影响。公司业务中传统贷款业务占一定的比例,且贷款业务主要执行固定利率,因此利率变动对公司盈利和财务状况直接影响较小。公司目前尚未开展外币业务,暂不受市场汇率变动影响。

  3. 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主要指因内控机制不健全、管理失误、操作系统不完善,或一些人为的失误、欺诈等问题,从而给公司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的类型主要分为执行风险、信息风险、关系风险、法律风险、人员风险、系统事件风险。

  公司已建立职责分离、相互监督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全员问责制度。项目管理方面,公司根据项目审批阶段设立管理目标,与业务部门划清管理职责,要求业务人员履行过程管理职责,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严格把控。同时风险管理部通过查阅业务档案,评估主办业务人员对项目过程管理的慎重性,包括业务档案是否完整、抵质押手续是否齐备有效、信息披露及收益分配是否按时完成等;通过现场检查,跟踪项目管理目标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向公司高管层汇报。

  公司遵循“政策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IT化”管理理念,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各类业务的操作细则,将业务操作节点分解到各个部门落实到各岗位,并制定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书,避免操作风险的产生。在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内部控制失效或者员工故意违规、欺诈的行为,未发生误操作、违规操作导致的损失,未发生尽职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相关风险。

  4. 合规与法律风险管理

  公司面临的合规风险主要指因没有遵循法律法规、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公司合规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从而促进合规管理体系的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加强合规与法律风险管理既是监管机构对信托公司合法稳健经营的监管要求,也是公司自身长远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公司从开业伊始就高度重视合规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和培育优良的合规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合规制度建设、合规培训、合规信息传递等方式,营造合规经营、合规决策、合规管理的氛围,将合规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公司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自觉理解并遵守执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各项监管政策,注重合规与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认真履行信托项目的法律合规审查,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司合规与法律管理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整体合规状况良好,未出现因合规和法律问题遭受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事项。

  5. 其他风险管理

  其他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道德风险和声誉风险等。

  1)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分为非现金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和资金的流动性风险。报告期内,公司非现金资产可正常变现,并且有充裕的现金流,无该类风险发生。

  2) 道德风险:指由于公司内部人员蓄意违规、违法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违法、违规、违约现象,未出现差错和失误,未发生责任事故。

  3) 声誉风险:指由于公司操作失误、违反有关规定、资产质量下降不能按期兑付、不能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综合金融服务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对公司市场地位和声誉产生的消极和不良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声誉风险事项。

  4.4.6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一个涵盖公司内外、各个业务单位、各个业务产品(包括固有和信托业务)以及公司所有员工等可能涉及各类风险因素的全过程。公司在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并立足于公司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汇总和整合,实现对组合风险的管理,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1. 信用风险管理

  公司主要通过对交易对手的尽职调查进行事前防范;通过采用成熟的交易结构设计、合理的风险定价、设定房地产抵押、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等担保增信措施、持续进行风险评估等手段监控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1) 规范项目尽职调查工作,对不同类别基础资产建立完善的尽调底稿要求。分析宏观及行业经济形势,注重项目可行性分析,把握项目风险。认真尽职调查,深入了解项目所在地区、交易对手员工及上下游企业评价等,重视对交易对手及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的股权关系和背景审查。

  2) 严格项目风险审查。在充分调查基础上,严格开展项目的风险评审、合规评审,充分发挥“项目决策委员会”的功能,坚持流程控制和集体审批。

  3) 做好增信、风险转移和分散工作,科学合理控制风险敞口。在落实项目投资回款第一来源的基础上,积极落实第二回款来源,并选择土地房产抵押、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等易于变现或实现的担保增信方式。

  4) 重视事后检查。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审稽核部门定期、不定期,现场、非现场检查项目执行情况,持续进行风险监控、评估,对信用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应对。

  5) 积极采取量化风险管理,并逐步建立交易对手数据库,致力于建立一套适合公司实际的信用风险信息系统,通过定性和定量计算的手段全面分析拟投项目的经营风险,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完善和更新系统。

  2. 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的全过程,其目标是通过将市场风险控制在公司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内,实现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

  公司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变化,通过业务创新不断拓展多元化的投资领域;充分考虑拟投资项目的筛选、评估、运营、退出中的策略、渠道和措施,注重投资项目的调研和分析工作,建立充足的项目储备池,制定风险处置预案锁定项目退出风险,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明确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责任,并通过对货币政策、行业政策、利率政策等的深入分析研究,进行持续的监控。

  3. 操作风险管理

  公司主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着力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落实内控制度执行来管理公司操作风险。

  1) 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公司积极提倡“内控优先”的风险管理理念,通过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使每项业务从尽职调查、产品设计、立项、审批、募集、后续管理和终止的全过程,都有章可循,并严格按程序操作。目前公司的各项控制制度和操作规程已基本涵盖了所有业务领域,实现了对公司各项业务操作过程的有效控制。

  2) 注重作业规范化管理、借助外部中介机构进行管控、进行持续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价、加强档案管理、规范信息披露等,切实履行勤勉尽职的管理义务。

  3) 引导员工遵循良好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培养按制度、规章做事的习惯。通过对员工的制度与规范培训,以及各类操作风险案例教育,强化公司全体员工的操作风险意识。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梳理、完善、补充各项制度,并持续进行制度培训,使按章操作深入人心。

  4. 合规与法律风险管理

  公司密切关注国内外金融监管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合规管理工作,将合规管理转化为提升公司内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合规管理从基于规则限制的“是否合规”,发展为基于风险管理的“如何合规”,提倡不让合规成为风险。

  公司注重合规与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的体系建设。通过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建立OA协同管理平台以及信托业务管理系统,确保流程规范化、IT化。目前公司建立的制度和流程已基本涵盖业务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合规与法律风险管理工作的全覆盖。

  5. 其他风险管理

  1) 政策风险管理

  公司及时关注并跟踪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和行业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动态分析宏观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变动趋势;成立专门的研究部门研究、分析外部政策法规变化对信托公司发展方向、盈利模式的影响,不断摸索适合公司发展的道路;加强与政策制定部门的沟通,及时反馈对政策制度的制订修订意见,调整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保持公司经营策略与国家政策的一致性;坚持“遵纪守法”的经营方针和经营宗旨,保证公司的各项业务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

  2) 道德风险管理

  公司建立良好诚信的企业文化,注重维护委托人、受益人的利益,通过制度设计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及纪律要求;同时加强道德文化教育和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廉洁自律和勤勉尽职的意识;公司以员工为本,强调和谐共赢,不断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从而实现对道德风险的防控。

  3) 声誉风险管理

  公司对声誉风险的容忍度为零,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调在合规经营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主动、有效、灵活地管理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通过加强尽职管理保障公司业务的健康运行,通过机制和制度建设明晰声誉风险监控、管理和应对流程,通过充分信息披露等方式实现与投资者的良性沟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等积极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形象。

  5. 报告期末及上一年度末的比较式会计报表

  5.1 固有资产

  5.1.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论

  ■

  5.1.2 资产负债表

  ■

  公司法定代表人:肖风 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祝旸 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汪文桦

  5.1.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公司法定代表人:肖风 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祝旸 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汪文桦

  5.2.2 信托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汇总表

  ■

  公司法定代表人:肖风 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祝旸

  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汪文桦

  6. 会计报表附注

  6.1 会计报表编制基准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本报告期会计报表编制基准不存在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事项。

  6.2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说明

  6.2.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和方法

  公司按照谨慎性原则,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

  期末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就认定其已发生减值,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确认减值损失。

  2. 债权类资产、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全面推进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04〕4号)有关规定,对债权类资产[包括各种贷款(含抵押、质押、担保等贷款)、租赁资产、贴现、担保及承兑汇票垫款、与金融机构的同业债权、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各种应收款项等]、抵债资产进行五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分类,并计提各项减值准备。

  正常:交易对手能够履行合同或协议,没有足够理由怀疑债务本金和收益不能按时足额偿还。不计提损失准备。

  关注:尽管交易对手目前有能力偿还,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的债权类资产;交易对手的现金偿还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但交易对手抵押或质押的可变现资产大于等于其债务的本金及收益。计提损失准备3%。

  次级:交易对手的偿还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本金及收益,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计提损失准备30%。

  可疑:交易对手无法足额偿还债务本金及收益,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计提损失准备60%。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资产及收益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由于技术更新的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贬值损失。计提损失准备100%。

  在五级分类中,各类资产逾期时间与分类认定的关系如下:

  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内,一般划分为关注类;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至180天,一般划分为次级类;本金或利息逾期180天至360天,一般划分为可疑类;本金或利息逾期360天以上,一般划分损失类。

  同业债权:逾期,一般划分为次级类;逾期3个月以上,一般划分为可疑类;逾期6个月以上的,一般划分为损失类。交易对手为已撤销或破产的金融机构,其同业债权应至少划分为可疑类。交易对手虽未撤销或破产,但已停止经营、名存实亡,且无财产可执行的,应划分为损失类。

  其他应收款:账龄为3个月之内,一般划分为正常类;账龄为3个月至6个月,一般划分为关注类;账龄为6个月至1年,一般划分为次级类;账龄为1年至2年的,一般划分为可疑类;账龄为2年以上,一般划分为损失类。

  非上市债券:债券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以及未到期3A级企业债,一般应划分为正常类;对已到期3A级企业债、未到期其他企业债,一般应划分为关注类;对已到期其他企业债一般应划分为次级类。

  对抵债资产的分类,以抵债资产的评估价值和变现能力为主要分类依据。能在市场上随时变现,且市场价值或评估价值不低于资产抵债时价值的抵债资产,划分为正常类或关注类;能在市场上随时变现,但市场价值或评估价值低于资产抵债时价值的抵债资产,至少划分为次级类;变现能力较差,或变现时资产减值幅度较大的抵债资产,至少划分为可疑类。

  6.2.2 金融资产四分类的范围和标准

  1.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在取得时确定,在该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处置时,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2. 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贷款是指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自担,并收取本金和利息。当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根据双方签订的有关协议,将拥有的自营贷款所有权上的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让渡给对方时,应当终止确认该项贷款。当公司保留了自营贷款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或继续对该项贷款拥有控制权时,不应对该项贷款进行终止确认。已逾期但尚未核销的贷款,在收到该笔贷款的还款时,应首先作为逾期本金的收回,逾期本金全部收回后,再收到的还款则作为应收利息的收回。已核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的,作为贷款减值准备转回处理。

  公司对外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应收债权,以及公司持有的其他企业的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的债权,包括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等,以向客户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具有融资性质的,按其现值进行初始确认。应收款项在形成时按照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

  期末时逐项进行检查,对有收回风险的,应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处置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4. 其他金融负债

  按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6.2.3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方法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采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本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

  6.2.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方法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处置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6.2.5 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方法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在取得时确定,在该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处置时,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6.2.6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1. 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入帐。初始投资成本确定方法:

  1) 现金购入的长期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 公司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以应收债权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按应收债权的帐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3) 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 公司持有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资本20%(含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公司持有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资本20%以下,或虽投资占20%(含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成本法核算。

  3.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单位,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单位,期中或年末,按应分享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4.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取得投资时的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或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投资成本与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计入“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差额按合同规定的投资期限平均摊销,合同没有规定投资期限的,初始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不超过 10 年的期限摊销;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不低于10年的期限摊销。

  5. 处置股权投资时,将投资的帐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作为当期投资损益。

  6.2.7 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法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等。

  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其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则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否则,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

  6.2.8 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方法

  1.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指为提供金融商品服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且不属于低值易耗品范围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1) 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根据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率确定折旧率。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如下:

  ■

  3. 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公司在每期末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根据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固定资产的折旧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固定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

  有迹象表明一项固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以单项固定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固定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6.2.9 无形资产计价及摊销政策

  1. 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

  1) 公司取得无形资产时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2) 后续计量

  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内按直线法摊销;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2.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估计情况:

  ■

  每期末,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

  经复核,本年期末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未有不同。

  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对于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如有明显减值迹象的,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根据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无形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当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无形资产的折耗或者摊销费用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无形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无形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

  有迹象表明一项无形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公司以单项无形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公司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无形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无形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6.2.10 收入确认原则和方法

  1. 确认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依据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分别下列情况确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

  1) 利息收入金额,按照他人使用本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2) 使用费收入金额,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2.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可分为信托报酬和中间业务收入。其中,信托报酬在整个信托存续期间平均分摊确认收入;合理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满足下列条件时确认收入:

  1) 合同规定的服务已经提供;

  2) 按合同收款权利已经产生;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6.2.11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提递延所得税,所得税率为25%。

  6.2.12 信托报酬的确认原则和方法

  信托报酬依据信托合同的相关约定确认,具体方法见6.2.10“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6.3 或有事项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本公司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或有事项。

  6.4 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

  报告期内无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

  6.5 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6.5.1 固有资产经营情况

  1. 信用资产五级分类情况

  按照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分类标准,本年度末公司固有资产质量情况是:

  ■

  注:不良资产合计=次级类+可以类+损失类

  2. 资产损失准备情况

  本年度提取一般风险准备2,268.38万元(其中:按净利润5%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342.04万元,按不低于期末风险资产余额的1.5%计提一般准备1926.34万元)。一般风险准备年末余额2,427.25万元。

  3. 固有股票投资、基金投资、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投资情况

  ■

  4. 固有长期股权投资的前三名

  无。

  5. 固有贷款前三名

  ■

  6. 表外业务的期初数、期末数

  无。

  6.5.2 信托资产管理情况

  1. 信托资产的期初数、期末数

  ■

  2. 本年度已清算结束的信托项目个数、实收信托集合金额、加权平均实际年化收益率

  ■

  6.5.3 信托资产损失情况

  公司严格遵守信托业“一法两规”及其他相关规定,按照信托文件处理相关事务,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维护受益人的最大利益。

  信托产品发行前有整套的产品相关信息备忘录等资料供委托人(受益人)查阅;认购信托计划前,严格审核委托人合格投资者资格,提示投资者认真阅读信托计划说明书和其他信托文件,充分提示信托产品的相关风险。

  公司将信托财产与固有财产分别管理、分别记账,不同的信托产品分别开户、分别管理、单独核算。根据信托文件的规定,及时向委托人、受益人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按照《信托法》的要求,妥善保管处理信托事务的完整记录、原始凭证及资料,对委托人、受益人以及处理信托事务的情况和资料依法严格保密。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的信托计划(项目)运行正常,未出现因本公司自身责任而导致信托资产损失的情况。

  6.6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6.6.1 关联交易方的数量、关联交易的总金额及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

  ■

  6.6.2 关联交易方与本公司的关系性质、关联交易方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注册资本及主营业务

  1. 本公司的母公司情况

  ■

  本公司的最终控制方为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

  2. 其他关联方

  ■

  6.6.3 公司与关联方的重大交易事项

  1. 固有财产与关联方:贷款、投资、租赁、应收账款、担保、其他方式等期初汇总数、本期发生额汇总数、期末汇总数

  ■

  1) 租赁关联交易300万元,为本公司根据办公楼租赁合同支付给浙江工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租金。

  2) 其他关联交易44.71万元,系支付筹建期关联方垫付资金的利息,其中:浙江工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5.2万元,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39.51万元。

  2. 信托资产与关联方:贷款、投资、租赁、应收账款、担保、其他方式等期初汇总数、本期发生额汇总数、期末汇总数

  ■

  投资关联交易15400万元,具体组成如下:

  1) 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购买本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7500万;

  2) 浙江工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购买本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7900万。

  3. 固有财产和信托财产之间的交易情况、信托资产与信托财产之间的交易情况

  1) 固有财产和信托财产之间的交易金额期初汇总数、本期发生额汇总数、期末汇总数

  ■

  此交易金额为公司以固有资金认购信托计划所产生。

  2) 信托项目之间的交易金额起初汇总数、本期发生额汇总数、期末汇总数

  ■

  6.6.4 关联方逾期未偿还本公司资金的详细情况以及本公司为关联方担保发生或即将发生垫款的情况

  无。

  6.7 会计制度的披露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7. 财务情况说明书

  7.1 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本年度实现净利润7020.36万元。根据《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公司章程、《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及其实施指南,以及其他相关规定,2013年度实施了以下利润分配事项:

  根据公司章程,按本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702.04万元。

  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按净利润5%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351.02万元。

  根据《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及其实施指南、《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财金[2012]20号)的相关规定,对于潜在风险估计值高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差额,计提一般准备。按不低于期末风险资产余额的1.5%计提一般风险准备1,926.34万元。

  期末可供分配的利润为4040.96万元。

  7.2 主要财务指标

  ■

  注: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

  人均净利润=净利润/年平均人数。

  年平均人数采取累计平均法计算。

  公式为:年平均人数=各月份员工数累计/12。

  7.3 净资本管理概况

  报告期内,公司依据《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净资本管理,在优化存量风险资产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增量业务的资本约束机制,确立了以净资本管理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管理体系。

  本公司报告期末的净资本风险控制指标情况如下(表4.6 ):

  ■

  7.4 对本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无。

  8. 特别事项简要揭示

  8.1 股东报告期内变动情况及原因

  报告期内,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公司原股东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拟将其持有的我公司股份14,183,640股划转至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该事项已经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审议通过。

  2014年拟向监管部门报请批准。

  8.2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及原因

  报告期内无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事项。

  8.3 变更注册资本、变更注册地或公司名称、公司分立合并事项

  报告期内无上述事项。

  8.4 公司的重大未决诉讼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未决诉讼事项。

  8.5 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受到处罚情况

  报告期内无上述处罚情况。

  8.6 对银监会提出的整改意见简要说明整改情况

  报告期内,完成浙江银监局非银外资处提出的董事履职改进意见;公司按时向监管机关报送各类非现场检查报表。

  8.7 重大事项临时报告情况

  报告期内无重大事项临时报告情况。

  8.8 其他有必要让客户及相关利益人了解的重要信息

  8.8.1 报告期内,公司在《理财周刊》、第一理财网主办的“2013年度信托产品评选颁奖典礼”上荣获“最具成长性信托公司”大奖。

  8.8.2 报告期内,公司在《浙商》杂志、浙商全国理事会及世界浙商网联合主办的“2013(第四届)浙商最信赖金融机构”评选上,荣获“浙商最信赖信托公司”大奖。

  9. 公司监事会意见

  本监事会对《万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和关联交易进行了审议,并提出如下独立意见:

  9.1 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公司内部制度的各项规定。

  9.2 公司2012年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和规定,所包含的信息能从各方面真实的反映出公司2013年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等事项。

  9.3 在提出本意见前,没有发现参与年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的人员有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9.4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本公司出具的《万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止)》是独立、公正的。

  9.5 报告期内,公司关联交易的程序合法,未发现损害公司、股东、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2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专 栏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鄂尔多斯楼市探营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评 论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专 题
   第A012版:综 合
   第A013版:市 场
   第A014版:个 股
   第A015版:期 货
   第A016版:专 题
   第A017版:基 金
   第A018版:数 据
   第A019版:行 情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行 情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第B053版:信息披露
   第B054版:信息披露
   第B055版:信息披露
   第B056版:信息披露
   第B057版:信息披露
   第B058版:信息披露
   第B059版:信息披露
   第B060版:信息披露
   第B061版:信息披露
   第B062版:信息披露
   第B063版:信息披露
   第B064版:信息披露
   第B065版:信息披露
   第B066版:信息披露
   第B067版:信息披露
   第B068版:信息披露
   第B069版:信息披露
   第B070版:信息披露
   第B071版:信息披露
   第B072版:信息披露
   第B073版:信息披露
   第B074版:信息披露
   第B075版:信息披露
   第B076版:信息披露
   第B077版:信息披露
   第B078版:信息披露
   第B079版:信息披露
   第B080版:信息披露
   第B081版:信息披露
   第B082版:信息披露
   第B083版:信息披露
   第B084版:信息披露
   第B085版:信息披露
   第B086版:信息披露
   第B087版:信息披露
   第B088版:信息披露
   第B089版:信息披露
   第B090版:信息披露
   第B091版:信息披露
   第B092版:信息披露
   第B093版:信息披露
   第B094版:信息披露
   第B095版:信息披露
   第B096版:信息披露
   第B097版:信息披露
   第B098版:信息披露
   第B099版:信息披露
   第B100版:信息披露
   第B101版:信息披露
   第B102版:信息披露
   第B103版:信息披露
   第B104版:信息披露
   第B105版:信息披露
   第B106版:信息披露
   第B107版:信息披露
   第B108版:信息披露
   第B109版:信息披露
   第B110版:信息披露
   第B111版:信息披露
   第B112版:信息披露
   第B113版:信息披露
   第B114版:信息披露
   第B115版:信息披露
   第B116版:信息披露
   第B117版:信息披露
   第B118版:信息披露
   第B119版:信息披露
   第B120版:信息披露
   第B121版:信息披露
   第B122版:信息披露
   第B123版:信息披露
   第B124版:信息披露
   第B125版:信息披露
   第B126版:信息披露
   第B127版:信息披露
   第B128版:信息披露
   第B129版:信息披露
   第B130版:信息披露
   第B131版:信息披露
   第B132版:信息披露
   第B133版:信息披露
   第B134版:信息披露
   第B135版:信息披露
   第B136版:信息披露
   第B137版:信息披露
   第B138版:信息披露
   第B139版:信息披露
   第B140版:信息披露
   第B141版:信息披露
   第B142版:信息披露
   第B143版:信息披露
   第B144版:信息披露
   第B145版:信息披露
   第B146版:信息披露
   第B147版:信息披露
   第B148版:信息披露
   第B149版:信息披露
   第B150版:信息披露
   第B151版:信息披露
   第B152版:信息披露
   第B153版:信息披露
   第B154版:信息披露
   第B155版:信息披露
   第B156版:信息披露
   第B157版:信息披露
   第B158版:信息披露
   第B159版:信息披露
   第B160版:信息披露
   第B161版:信息披露
   第B162版:信息披露
   第B163版:信息披露
   第B164版:信息披露
   第B165版:信息披露
   第B166版:信息披露
   第B167版:信息披露
   第B168版:信息披露
   第B169版:信息披露
   第B170版:信息披露
   第B171版:信息披露
   第B172版:信息披露
   第B173版:信息披露
   第B174版:信息披露
   第B175版:信息披露
   第B176版:信息披露
   第B177版:信息披露
   第B178版:信息披露
   第B179版:信息披露
   第B180版:信息披露
   第B181版:信息披露
   第B182版:信息披露
   第B183版:信息披露
   第B184版:信息披露
   第B185版:信息披露
   第B186版:信息披露
   第B187版:信息披露
   第B188版:信息披露
   第B189版:信息披露
   第B190版:信息披露
   第B191版:信息披露
   第B192版:信息披露
   第B193版:信息披露
   第B194版:信息披露
   第B195版:信息披露
   第B196版:信息披露
   第B197版:信息披露
   第B198版:信息披露
   第B199版:信息披露
   第B200版:信息披露
   第B201版:信息披露
   第B202版:信息披露
   第B203版:信息披露
   第B204版:信息披露
   第B205版:信息披露
   第B206版:信息披露
   第B207版:信息披露
   第B208版:信息披露
   第B209版:信息披露
   第B210版:信息披露
   第B211版:信息披露
   第B212版:信息披露
   第B213版:信息披露
   第B214版:信息披露
   第B215版:信息披露
   第B216版:信息披露
   第B217版:信息披露
   第B218版:信息披露
   第B219版:信息披露
   第B220版:信息披露
   第B221版:信息披露
   第B222版:信息披露
   第B223版:信息披露
   第B224版:信息披露
   第B225版:信息披露
   第B226版:信息披露
   第B227版:信息披露
   第B228版:信息披露
   第B229版:信息披露
   第B230版:信息披露
   第B231版:信息披露
   第B232版:信息披露
万向信托有限公司2013年度报告摘要

2014-04-30

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