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4年5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险企投资养老地产四大模式

2014-05-1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潘玉蓉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根据现有规定,保险公司目前可以通过四种方式参与养老产业。

  股权投资计划

  保险公司以股权投资模式介入养老地产的,最具代表性案例是泰康人寿。泰康人寿养老社区股权投资计划于2009年11月获批,募资22亿元用于泰康北京养老社区项目。该投资计划是新保险法实施后,国内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首个试点项目。

  债权投资计划

  由于股权投资的回报通常不固定,债权投资计划是保险资金运作不动产投资时的主要选择。

  2011年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曾发起设立“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赁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该计划募集资金40亿元,主要用于上海地产集团在上海市区建设的约5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目前用债权投资计划参与养老地产开发的案例还不多,未来,险企有望将参与保障房、公租房的运作经验借鉴到养老社区中来。

  独立开发

  根据规定,保险公司不能参与商业住宅开发,但可以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地产。新华保险就是通过成立子公司的方式开发养老地产,并注册了两家项目公司用于支持养老事业的发展。

  独立开发的优势是可以探索适合自身的模式,便于将经验向多个社区复制。

  联合开发

  对于缺乏地产开发经验的险企而言,与地产公司合作可以获得优质的不动产投资项目,而保险公司充足的现金流,对地产公司构成吸引力。去年12月,太平保险集团与大连万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养老地产以及商业地产方面展开合作。

  据了解,泰康人寿与万科地产也签署过类似协议。今年4月,生命人寿和佳兆业联合拿下深圳大鹏下沙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整体开发项目,也很可能合作开发养老社区。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专 栏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聚焦资本市场新“国九条”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评 论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公 司
   第A013版:基金动向
   第A014版:基金深度
   第A015版:数 据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养老地产盈利雾里看花 险资拿地四处开花
过半数投连险账户 4月获得正收益
保监会提示投资风险 要求险企保持低调
信泰保险关于增资情况的声明
险企投资养老地产四大模式
报价过程更透明化 强化主承销商配售行为约束

2014-05-12

机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