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革除车检弊政释放改革正能量

2014-05-1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晏庆盛

    

  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出台机动车检验新政,共18条改革措施。其中包括:试行6年以内非营运轿车及小微型载客汽车免检制度;推广机动车省内异地检验,试行机动车跨省异地检验;公安、质检等政府部门一律不得开办车检机构。

  毋庸讳言,现行车检制度的确过于严苛了,其初衷固然是为了保障行车安全,但要知道,没有人会拿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即便没有强制车检,人们平时也会很注意车辆维修和保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而过于严苛的车检制度,反而导致弄虚作假等乱象丛生,并且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运行成本。强制车检有必要,但应当更加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公安部和质检总局出台的车检新政,正是朝这个方向作出努力,以简政放权促进改革,消除现行车检制度的种种弊端。

  18条改革措施亮点多多,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6年以内的小客车免检、推行机动车异地检验等等,这些措施确实深得人心。但在我看来,这次改革的最大亮点,在于改革者勇于拿自身利益开刀,这突出体现在其中的第3条措施:“公安、质检等政府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一律不得开办检验机构,公安民警、质检部门工作人员及其子女、配偶不得参与检验机构经营。”并要求已经开办的,9月底以前必须彻底脱钩。

  众所周知,目前很多车检机构都是公安、质检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开办的,或者与政府部门、官员及家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仅导致车检行业垄断经营,而且难免滋生权力寻租和腐败。在某种程度上,种种车检乱象的根源正在于此。譬如,既然公安部门在车检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怎么可能对下属车检机构实行严格监管呢?要消除车检中的种种弊端,首先需要斩断监管部门与车检机构的利益纠葛。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做起来何其难哉!因为这触及既得利益,而“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正因如此,公安部和质检总局以“一律”、“不得”、“必须”、“彻底”等严厉措辞禁止下属单位开办车检机构,显得难能可贵,尤其值得称赞。正因为改革者勇于舍弃本部门利益,首先拿自身利益开刀,彻底摆脱了利益羁绊,改革才能够勇往直前。

  在这个意义上,公安部、质检总局出台的车检新政,为改革树立了一个标杆——改革要勇于拿自身既得利益开刀,摒弃私心杂念,摆脱利益羁绊,真正以民众意愿为导向,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领域的改革“雷声大、雨点小”,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改革者不愿拿自身利益开刀。因此,车检新政这个改革标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引领价值,值得各行各业的改革者向它看齐。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专 栏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证券业改革创新进行时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专 题
   第A008版:评 论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市 场
   第A012版:公 司
   第A013版:基金动向
   第A014版:基金深度
   第A015版:专 题
   第A016版:数 据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行 情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除权除息和红利税阻碍了价值投资
不强刺激不代表不作为
革除车检弊政释放改革正能量
生猪价格大幅上涨
欺诈上市公司强制退市须解决三大问题

2014-05-19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