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忘记初衷的《舌尖2》砸了招牌

2014-05-1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杨晨

  【心海徜徉】 《舌尖2》把美食和人物故事之间的关系完全颠倒,美食成了陪衬,煽情成了主角。

    

  随着上周五《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第四集《家常》的播出,备受争议的《舌尖2》迎来了一边倒的恶评。不少《舌尖1》的粉丝认为,《舌尖2》完全是狗尾续貂,而且是“挂羊头卖狗肉”,并不是《舌尖1》的继续。

  舆论对《舌尖2》的不满并非突然爆发。事实上,从《舌尖2》刚一播出,就有不少观众质疑《舌尖2》“美食太少,煽情太多”。更有观众刨根问底,挖出《舌尖2》“抄袭”BBC纪录片《人类星球》里非洲土著采蜜的桥段。当时主创给出的回应是“致敬经典”已经恶心到不少观众。到了第三集《时节》,观众再次集中吐槽,片中讲述飞鱼的一些镜头照搬了BBC纪录片《生命》之《鱼类》的镜头。对此,该集导演胡博承认用了BBC的素材,但已经过对方的授权。

  近日,又有植物学家发文称,《舌尖2》第一集《脚步》中的镜头不仅照搬BBC《人类星球》的故事架构,该片中的一组画面也可能是造假,因为从画面上分析,藏族孩子爬树采蜜的树前后不一致。

  终于,观众对《舌尖2》的质疑和不满,随着被认为是“三观不正”的第四集的播出而爆发。许多网友认为,第四集《家常》已不仅仅是把纪录片拍成了故事会,而且其中对美食的介绍非常不专业,里面的故事更是“毁三观”。在《家常》里,一个家庭为了让女儿学琴出人头地,母亲全程陪读,父亲一个人在家乡河南工作,供养母女二人在上海的生活费用,一家三口分居两地长达五年之久。这五年里,女儿没有见过父亲,孩子奶奶病危都没有归乡探亲。网友直指“这样的爱不能不说畸形”,并且这样的故事在主流媒体上播出,非常不恰当。

  作为《舌尖1》的粉丝,我同样会有这样的疑惑:我是不是被导演组愚弄了,其实我看的节目是故事会或者叫感动中国更确切?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叫做《舌尖2》。

  我完全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网友会如此不满甚至愤怒。因为《舌尖2》几乎把我们对《舌尖1》的美好怀念给破坏殆尽。《舌尖1》通过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上的美食,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对劳动的尊敬、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总的来说,《舌尖1》立意单纯,美食主题鲜明,片子围绕美食展开,在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时,自然地展现了人、土地、故乡、亲情等事物之间的关系,无形间提升了纪录片的内涵,并非刻意为之。

  反观《舌尖2》,把美食和人物故事之间的关系完全颠倒,美食成了陪衬,煽情成了主角,跑题千里,根本不能称为纯粹的美食纪录片。

  其实症结并不在于有没有故事,《舌尖1》也有很多故事让我们感动,正如笔者前文说所,《舌尖1》是围绕美食、食材等叙述故事,“天然无雕饰”,而《舌尖2》更像找了个煽情的故事然后让主人公随便做个菜。

  我也看过不少BBC的纪录片。为何其中许多作品堪称经典?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创作者的态度和情怀,把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喜爱和尊重通过镜头真实地呈现,一个层面是镜头的真,另一个层面是态度的真。《舌尖1》可以说做到了,而《舌尖2》则丢掉了。《舌尖2》的矫揉造作有目共睹,表达美食的主题已跑偏,主题强加了太多人为因素,失掉了《舌尖1》的本真,《舌尖2》不再纯粹,也不再令我们难以忘怀。

  对于舆论的普遍不满,我也没有看到导演组真诚而负有责任的反省。《舌尖》的总导演陈晓卿近日表示,自己非常讨厌这种群议馆式的评论,并表示如果批评者是自己的朋友,则会直接回应对方,“你去吃屎”。这样的态度令人对《舌尖2》再难抱有希望。我认为,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移动互联时代,一个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不仅仅只有创作团队本身,所有的观众、粉丝、网友都在参与它的创作,并为之付出感情。

  我想,导演组即使做不到放下身段真诚地承认“没拍好”,至少也该多听听民间的意见做出修正,《舌尖1》的光环确实足够强大,但还能庇护《舌尖2》走多远?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专 栏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证券业改革创新进行时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专 题
   第A008版:评 论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市 场
   第A012版:公 司
   第A013版:基金动向
   第A014版:基金深度
   第A015版:专 题
   第A016版:数 据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行 情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注册制推行前A股难有大牛市
忘记初衷的《舌尖2》砸了招牌
从《水浒传》看丛林法则盛行之祸
三谈《功甫帖》为什么必须是真的

2014-05-19

专 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