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4年7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上市公司股东频用创新工具变相减持

2014-07-1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雪峰

  证券时报记者 李雪峰

  继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之后,另一项创新型业务股份转让回购也同样出现未能如约购回股票的现象。日前,中润资源披露,公司原第二大股东惠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基于企业发展需求,不再购回中润资源4.92%的质押股份,而受让方只得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将前述股权悉数抛售。

  近两年来,券商创新业务不断,融资融券、债券质押式回购、转融通、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新三板、质押式股权回购等交易工具一一被上市公司或其股东所采用,不过部分交易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变成上市公司股东变相减持工具。

  股份转让回购变减持

  去年12月17日至12月19日,惠邦投资通过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将中润资源4.92%股份转让给第三方机构,双方采取的是股份转让回购模式。

  按照约定,惠邦投资须于今年12月份从上述第三方机构购回中润资源4.92%股权,如果提前购回,则惠邦投资须征得该受让方的同意。与传统的股份转让不同的是,受让方不享有中润资源分红派息权利,另外转让股份所对应的出席股东大会、提案、表决等权利,受让方均须按照惠邦投资的意见行使。

  结果约定的回购日尚未到来,惠邦投资7月上旬通知受让方不再回购上述股份,受让方于是以3.91元/股的价格将股份抛售一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受让方分批接盘中润资源4.92%股份的每股价格介于4.53元~4.69元之间,而该受让方日前在大宗交易平台的抛售价格为3.91元/股。

  据了解,惠邦投资与受让方所采取的股份转让回购实际上就是质押式股权回购,后者始于去年6月下旬。

  所谓质押式股权回购,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将股份质押给券商等金融机构获取融资,然后根据回购条款购回公司股份。目前国内主要券商均可参与此项交易,交易所也曾发布质押式股权回购的业务办法。

  记者注意到,该业务刚一出台,便获得多家上市公司股东青睐。唐人神控股股东唐人神控股投资率先与招商证券签订质押式股权回购协议,于去年6月末将3970万股唐人神股份质押给招商证券,期限为一年。

  今年6月末,上述质押股权办理解除质押手续,完成回购。此外,唐人神控股投资还于今年7月1日提前购回了150万唐人神质押股权。

  数据显示,从去年6月底以来,先后有近500家上市公司股东参与了质押式股权回购交易,极少出现未如约购回的现象,惠邦投资仅是个别案例。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在质押式股权回购交易到期后,与出质方另行签订一份新协议,借此达到交易延期的目的。一旦上市公司股东因资金不足等问题而未能如期回购所质押的股份,则相当于减持了公司股份。

  国信证券深圳一营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实务操作中之所以极少出现上市公司股东不回购公司股份的情况,是因为上市公司股东在质押公司股份时,一般只能获得该股份对应市值50%~70%的融资额。若不及时回购,上市公司股东将永久性丧失该部分股权,尤其是涉及到控股权质押时,股东们普遍会及时回购。

  创新面临操作难题

  近年来券商在业务创新方面屡有进展,其中涉及到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投融资的业务包括转融通、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质押式股权回购甚至新三板等。

  在2012年之前,上市公司股东主要融资方式仅限于减持及股权质押等。近年来,股权质押笔数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年均融资规模超过千亿元,但仍不能满足上市公司股东的资金需求。在此背景下,由券商主导的各交易工具应运而生。不过在实务操作中,创新型金融工具有时也会遇到难题,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便是其中一例。

  上周,烯碳新材披露控股股东沈阳银基集团无法如约购回公司股份3595万股,原因是规避短线交易。

  据了解,沈阳银基集团去年7月份分三次与德邦证券、申银万国进行了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将3595万股烯碳新材股份转让给了两家券商,期限均为1年。依据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的操作规则,交易会导致股权变更,即沈阳银基集团在交易期间对3595万股烯碳新材股份丧失所有权。

  按照约定,沈阳银基集团今年7月份应从德邦证券、申银万国手中购回烯碳新材股份,然而沈阳银基集团6月份曾卖出烯碳新材1090万股。如果沈阳银基集团购回烯碳新材3595万股股份,则将违反《证券法》有关短线交易的规定。

  于是,沈阳银基集团决定不再购回烯碳新材3595万股股份,德邦证券与申银万国自行处置该部分股权。烯碳新材一季报显示,两券商的约定购回专用账户分别系烯碳新材第二大股东与第三大股东。

  实际上在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出现之初,业界曾担忧该业务有可能会变成上市公司股东变相减持的工具,因为部分创新型工具在交易流程方面设计巧妙,甚至可以规避税收,或会招致部分公司股东投机取巧。

  不过到目前为止,除烯碳新材等个别公司因客观原因外,尚无其他上市公司股东未能如约购回股份。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9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信 托
   第A007版:数 据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数 据
   第A012版:公 司
   第A013版:市 场
   第A014版:动 向
   第A015版:期 货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行 情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第B053版:信息披露
   第B054版:信息披露
   第B055版:信息披露
   第B056版:信息披露
   第B057版:信息披露
   第B058版:信息披露
   第B059版:信息披露
   第B060版:信息披露
   第B061版:信息披露
   第B062版:信息披露
   第B063版:信息披露
   第B064版:信息披露
   第B065版:信息披露
   第B066版:信息披露
   第B067版:信息披露
   第B068版:信息披露
   第B069版:信息披露
   第B070版:信息披露
   第B071版:信息披露
   第B072版:信息披露
   第B073版:信息披露
   第B074版:信息披露
   第B075版:信息披露
   第B076版:信息披露
   第B077版:信息披露
   第B078版:信息披露
   第B079版:信息披露
   第B080版:信息披露
东风股份遭刘绍喜家族“闪电”减持
云南铜业终止云铜集团资产注入
福瑞股份不满 北大医药14亿收购资产涉讼
上市公司股东频用创新工具变相减持
1533家公司七成中期预喜

2014-07-17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