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4年7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资金回流美股、传统股压低恒指、发行制度设计限制科网企业筹资导致港股吸引力下降TitlePh

港股淘金大不易 投资者移情美股

2014-07-2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明珠 朱筱珊
  彭春霞/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见习记者 朱筱珊

  在诸多投资者眼里,港股正被打入冷宫。

  一位在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任职的80后产品经理向记者表示,投资港股美股的时间都不算长,让他感触的是,炒港股一年多没啥收获,而投资美股短短时间内就收益颇丰。

  不仅刚入市的新股民有这样的感受,已在港股市场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张,也深有感触:“上半年港股市场的确清淡,没什么兴奋点,对比A股市场的打新收益,以及美国科技股的一路飙升,在港股赚钱就没那么容易了,有眼光的人早就把钱转到美股账户去了。”

  投资者弃港追美

  港股投资者移情美股的趋势始于2012年,除香港本地投资者触觉敏锐,早早参与美股市场外,中资券商的客户也不甘落后,在今年上半年美股交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中银国际资料显示,上半年客户的美股交易量较去年同期增长逾90%;扎根香港20余年的国泰君安国际公告,得益于美股交易佣金增加导致经纪业务收入等显著增长,预期今年上半年盈利较去年同期至少增长1.5倍。

  从年初至今,美国三大股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恒指却呈现下跌趋势。就上半年而言,道琼斯指数涨1.51%,标普500涨幅最高达6.05%,而以科技企业为主导的纳斯达克指数也有5.54%的上升幅度,对比来看,恒生指数却下跌了0.5%。

  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629.3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意味着每天减少了近50亿港元的交易额,不仅如此,港股每日平均成交股数为1257.74亿股,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1%。

  不仅散户认为港股市场不像过去那样好赚钱,占据主导地位的机构投资者上半年投资表现也暗淡。

  瑞银研究指出,从H股市场投资者的偏好来看,目前来自欧美的一些配置型资金仍然短期偏好低估值的一些旧经济板块。不过,这些传统行业并未能给他们带来高回报,有的甚至为负回报。

  从知名中港基金年初至今的表现可略见一二。截至7月4日,惠理集团旗下的惠理价值基金,年初至今的回报为-1.48%,富达前总裁、素有“欧洲股神”之称的安东尼·波顿曾掌舵的富达中国特别情况基金同期下跌0.85%,仅有邓普顿新兴市场团队麦朴思旗下的邓普顿中国基金在上半年获得2.84%的盈利。

  港股为何被抛弃?

  港股表现低迷,对投资者吸引力日益下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原因由多方面造成。首先,资金回流美国。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也是自由港,资金进出没有限制,市场上本地的资金很少,大量的资金源自外界,欧美基金上半年回流美国的速度加快,中国资金也一窝蜂涌向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在香港本地的投资金额。

  中银国际市场交易部主管兼执行董事白韧指出,从去年美联储宣布预期“退出”开始,全球资金就逐渐从新兴市场撤退,特别是在去年二季度(大概5月)开始,资金重返美国市场趋势明显,港股和美股走势不一致,而且差距越拉越远。

  “由于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整个经济的基调都与美国保持一致,所以美股和港股的关联十分密切。” 白韧表示,“但是从这波行情开始,两地的差异变得很大,美股连涨而港股几乎不动。”

  其次,港股市场不振也与占恒指成分股权重较高的中资股和传统股压低指数有关。

  胜利证券高级分析师周武分析称,港股的局部行情无法拉动恒生指数上涨,恒生指数中,地产、银行、资源等传统行业占比较高。美国指数成分股多以科技股为主,科技股上涨较好,所以指数上涨幅度较大。

  此外,他指出,这与地域的经济结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亚洲的支柱产业是房地产,恒指在选择成分股时候看重保守的资产,代表新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股票暂不能入选。

  周武表示,其实去年到现在港股中表现比较好的是本地的蓝筹股,例如长江、和黄、九仓等都有大量基金配置。

  最后,从源头上来说,香港的发行制度设计限制了部分代表新兴经济体的科技类企业上市,造成源头活水不足,这些企业纷纷转道美国去筹资。

  齐鲁国际研究指出,港股市场中,金融及地产板块的成交额较大,过往分别稳占第一及第二位,虽然两者的成交额及占总成交比重在逐步下降,但就目前的港股市场而言,科网类企业相对较少,也没有形成投资者追捧科技股的氛围。

  纵观今年上半年香港的IPO市场,尽管发行数量创了近10年新高,首次上市的集资总额也达811.37亿港元,比去年同期激增104.4%,但同期上市的新股中,资讯科技股却并没有占据主流,在上半年48家新上市的公司中,不论是发行家数还是募资金额,房地产、工业等传统行业仍占主导。

  为何

  被抛弃

  1、资金回流美国。香港资金进出没有限制,市场上本地资金很少,大量资金源自外界,欧美基金上半年从香港回流美国的速度加快,中国资金也一窝蜂涌向美国上市的中概股。

  2、港股市场不振,占恒指成分股权重较高的中资股和传统股压低指数。亚洲的支柱产业是房地产,恒指在选择成分股时看重保守的资产,代表新经济发展的方向的新兴股票暂不能入选。

  3、发行制度设计限制了部分代表新兴经济体的科技类企业上市,造成源头活水不足,这些企业转道美国去筹资。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关注港股吸引力下降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数 据
   第A012版:数 据
   第A013版:市 场
   第A014版:动 向
   第A015版:期 货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港股淘金大不易 投资者移情美股
IT男的双市场投资经历
香港股民关注阿里巴巴不如内地
港股强心针是沪港通?业内看法不一
港股市场应找准自身定位

2014-07-24

关注港股吸引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