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4年7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IT男的双市场投资经历

2014-07-2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朱筱珊

  见习记者 朱筱珊

  董凯,国内某知名互联网公司IT男,让他最有感触的是,在香港股市初试牛刀一年多几乎没保住本钱,而投资美股短短2个月就有高达30%的收益率。

  “早前炒港股的时候就一直关注美股市场。”董凯对记者表示,之前他在香港工作,2013年年初涉足股市,之后陆续买进腾讯、金山等港股。随着恒指跌近23000点,他发现,一年多的港股投资收益率几乎为零,而香港同事投资美股的收益率要远高于港股,特别是买科技类的上市股,他的投资视角也自然转移到美股上。

  根据他账户所在的开户券商的要求,26周岁以下最低投资门槛为3000美元,26周岁以上为1万美元,但胜在交易手续费低廉。“如果交易量较小,手续费只收最低的1美元。”董凯说。

  短短两个月时间,京东、中国手游、58同城等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为董凯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虽然账户目前在港股和美股的投资金额分配是六四分,但董凯已经开始重新调配资金比例,决定进一步偏向美股投资。“投资会偏向美股的科技股,机会很多。”他称。

  不过,与两个月收益率高达30%的董凯不同,同样从事互联网工作的周明就没有那么幸运,他半年内投资美股收益为负。

  据周明介绍,他关注美股的时间并不长,在2013年年底,才开始第一笔美股的投资。

  决定炒美股之前,他对比过港股、A股和美股。“我是公司导向型的投资者,优秀的互联网公司选择去美国上市,我就决定去投资美股,A股市场上的科技股对我吸引力不大。”周明称。

  也因此,他格外留意中概股中的科技股,随后陆续买进奇虎360、新浪和网易等股票。

  “炒亏了。”周明有些遗憾,此前他以每股70美元的价格买进新浪,之后便一路走低。截至7月15日,新浪收盘价为46.79美元。

  虽然目前投资美股处于亏损状态,但周明依然坚定看好美股。将要启动的阿里巴巴IPO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他表示,会持续关注阿里巴巴上市的最新消息,并且会考虑在二级市场进行投资。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关注港股吸引力下降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数 据
   第A012版:数 据
   第A013版:市 场
   第A014版:动 向
   第A015版:期 货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港股淘金大不易 投资者移情美股
IT男的双市场投资经历
香港股民关注阿里巴巴不如内地
港股强心针是沪港通?业内看法不一
港股市场应找准自身定位

2014-07-24

关注港股吸引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