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4年7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港股市场应找准自身定位

2014-07-2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明珠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一个地区股票市场的行业组成和实体经济的结构有直接关系,香港是以地产和金融为主导经济的结构,决定了股票市场也是传统的行业为主,香港的投资者更熟悉传统行业,相关的分析师也是如此。

  和存资本投资总监张文思表示,香港市场没有形成良好的科网股投资环境,一个原因是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条件要求比较高。香港创业板的市值只是恒生指数的1.5%,而纳斯达克的规模是标普500指数的25%,几乎等同于道琼斯指数的规模。

  此外,纳斯达克市场对TMT行业的吸引力过于强大,不仅国内的IT公司选择去美国上市,东欧、南美、印度的高科技公司也如此。

  反观亚洲市场,韩国、日本、台湾的TMT行业发展迅速,相应的公司在各国股市占比较大,由于文化的原因,这些国家地区新兴的公司难以走出去。

  曾在澳洲做过对冲基金经理的张文思进一步指出,澳洲的实体经济是以矿产、资源、金融地产为主,澳洲也没有高科技公司,在当地也很难找到科技类的VC和PE投资,一旦公司发展起来就会移到欧洲或北美,因此澳洲市场科技类的股票估值也很低。

  张文思表示,只有香港本身的实体经济建立起完整的高科技产业,专业的分析师和投资者才会相应增多。港交所未来可以放宽准入标准或者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国际化的公司上市。

  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则认为,尽管香港市场的成交量下降厉害,但同期其他市场也有一定程度减少,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虽然美国的股指不断创新高,但成交量也有所下降,A股和欧洲市场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不一定只有代表新经济的公司才能带来收益,港股市场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如中石化、中石油,从低位逐步上涨到高点也有40%的升幅。”洪灏称。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关注港股吸引力下降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数 据
   第A012版:数 据
   第A013版:市 场
   第A014版:动 向
   第A015版:期 货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港股淘金大不易 投资者移情美股
IT男的双市场投资经历
香港股民关注阿里巴巴不如内地
港股强心针是沪港通?业内看法不一
港股市场应找准自身定位

2014-07-24

关注港股吸引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