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4年9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冒烟的航班:“吸烟事件”中联航错在何处?

2014-09-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金立里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金立里

  8月31日凌晨,乘坐中国联合航空公司KN5216次航班从成都飞往北京的旅客反映,飞机在飞行途中,先是有乘客在机舱内的厕所吸烟被制止,后在经停太原时,又有乘客在机舱外舷梯口吸烟。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吸烟事件”让中国联合航空(简称中联航)这家虽然是“国字号”却名不见经传的支线航空公司名声大噪。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连续几天的跟进报道,相关新闻也曾一度登上部分新闻网站的头条,新浪财经甚至为其制作了一期专题。

  飞行无小事。联想到今年以来的马航失联、马航客机在乌克兰被击落、台湾澎湖空难等多起空中悲剧,“吸烟事件”中的其余乘客“情绪激动”,情有可原。而在整个事件中,作为责任主体的中联航,其危机应对能力,从对事件的初始处置到后来的媒体应对,均乏善可陈。

  中联航错在何处?

  首先是危机意识的欠缺。

  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事实上,在这次事件中,海恩法则不仅适用于飞行安全,同样适用于企业可能遭遇的危机。在市场竞争中,危机总是如影随形,但也并不都是突如其来的冲撞。

  事实上,“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我同意他们就能抽”,这句出自执飞机长之口的话,成了舆论的众矢之的。不管是不是后来的媒体报道断章取义、有意凸显了其背后的“恶意”,这句话对乘客、对中联航的伤害都是巨大的。这句嚣张的表达就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蔑视。

  这句话的后果,除了引发乘客和舆论情绪的反弹,还导致舆论对中联航背景的一些可能走偏了的关注。《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在其微博上说,“机长的回应这么牛”,原因猜想:“1.机长很牛;2.抽烟的乘客很牛;3.中联航很牛;4.该航班过去常纵容抽烟,无人较真无人追责,惯出机长的牛毛病;5.中联航家规牛过航空法规,管理混乱,员工把法规和人命当儿戏。”很快便有人接着指出,看看中联航的背景,你就知道为何它这么牛了:由中国空军组建,中央直属企业,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旗下品牌。在当前网络特定的舆论环境之下,这等显赫的身世背景,舆论对中联航的表现也就“释然”了。

  其次,在应对危机的态度上,中联航“蛮横霸道”。

  舆论诟责至深的,除了涉事航班的机长的那句话之外,就是中联航发布的两份说明。9月1日凌晨及当日下午,中联航分别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了两份声明文件,一份是对事件情况的说明,另一份是对乘客及媒体质疑的集中回应。但这两份声明,也充分暴露了中联航在危机公关上的软肋。

  在第一份情况说明中,事件的过程与乘客向媒体所描述的,有所出入,飞机上,是由安全人员发现了乘客吸烟并“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安全教育,飞机备降之后,也是由“乘客和乘务人员”发现“另一名”旅客在客梯车上吸烟,“乘务员果断制止”,机长随后与机场公安协调。在其余乘客表示不满之后,当日值班领导“第一时间到场致歉”、“耐心解释沟通”。最后不忘进一步提醒所有航班全程禁烟,希望旅客“理解和配合”。在第二份对媒体的回应中,中联航列了三点,首先再次宣称高度重视航空安全,航班全程禁烟,其次仍然强调机组人员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制止,具体情节仍在调查当中,最后向乘客“因此事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的歉意”。

  在媒体和网友看来,这两份声明文件,首先是避重就轻,大有文过饰非之嫌,没有正面回应质疑。如媒体质疑机长言论,声明一字未提。其次是语言官方生硬,居高临下,诚意欠奉。尤其是“果断”、“第一时间”、“进一步提醒”等表述,官腔十足,完全未顾及舆论感受。在危机应对中,态度就是一切,一开始的姿态太高,态度不诚,往后的一切弥补手段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尽管中联航提出为在场乘客赔偿1800元,仍然有乘客提出要起诉。

  而事后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网民八成都表示今后不会选择中联航的航班出行。虽然该数据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至少可以说明,此事不仅对中联航的品牌声誉造成冲击,更对其实际业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危机应对须重机制,

  更重执行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企业必须明确一点,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尤其是民航这样的“高危行业”。据美国危机管理专家的调查显示,80%的企业管理者均认为,危机对于企业而言,如同死亡、税收一样不可避免。在特殊的背景之下,航空公司和医院一样,是一个情绪紧绷的场所,除了最为普遍的航班延误外,票价仓位调整(如新东方创始人吐槽海航)、航班延误、航空食品过期(如国航烧饼门),甚至空乘人员来例假影响心情(国航曾遭遇过类似危机),都有可能引发一场规模浩大的危机。

  危机应对,重机制,重预警,更重执行。一旦危机来袭,应如何在第一时间做出有针对性、有积极效应的反应?

  建立由领导人主导的舆情管理和危机应对的机制和组织架构,这是几乎所有第三方公共关系服务机构都会向公司提及的建议。在制度和流程上,中联航显然欠缺一个处置此类事件的考虑周全的应对预案。但是,即便拥有了机制和组织架构,仍然远远不够。舆情管理和危机应对是一门极其强调实战的专业,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当中,任何一个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其轨迹都不尽相同,变量太多,变化太快,书本当中的理论和纸上的制度往往鞭长莫及。对危机性质的判定、对危机伤害的预判、对于机制的执行,以及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尤为重要。对于企业来说,这些能力,只有经过反复演练,积极总结、学习、借鉴,才有可能形成。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专 栏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创业·资本
   第A007版:舆 情
   第A008版:评 论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数 据
   第A012版:关注北京楼市价跌量升
   第A013版:市 场
   第A014版:动 向
   第A015版:期 货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数 据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冒烟的航班:“吸烟事件”中联航错在何处?
万通地产继续停牌核查 亚星化学董事长被刑拘
批评公司的尺度
[AD]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与舆情应对

2014-09-05

舆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