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4年11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纳斯达克指数何以难创新高

2014-11-2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邢精平
官兵/制图

  综观全球股票市场发展史,泡沫大小并非指数能否突破的关键,而泡沫中市场规模与公司规模大小,可能是指数创新高难度大小的关键因素。

  总的来看,指数涨跌受两种效应共同影响:一是挖坑效应,二是填坑效应。后者强于前者,指数就会上涨,并创出新高。

    

  2013年3月5日,对美股投资者来说,真是一个“喜大普奔”的交易日。这一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简称道指)一扫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不但收复了危机爆发之后的失地,还站上了自1896年道指诞生以来的历史新巅峰。接下来好戏连台,标普500、道指轮番创出新高,让投资者终日兴奋不已。至2014年7月底,标普500指数收盘价67次成功创出新高,道指更是72次创出新高,甚至曾于8个交易日内迭创新高,使美股成了投资的天堂。然而,代表科技股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简称纳指)与纳斯达克100指数则仍无缘此次盛宴,其离2000年树立的丰碑仍有不小的差距。

  泡沫并非无法超越

  投资者普遍认为,2000年互联网泡沫是纳指长期不能创新高的原因,也就是说,泡沫阻止了纳指的前进脚步。其实,资产泡沫本身很难被界定与识别,格林斯潘说得直截了当:“泡沫只有在破灭时才知道是泡沫。”尽管如此,投资界还是很喜欢引用泡沫概念,并将这一概念用于描述股票价格超出其内在价值的状况。通俗一点讲,就是股价涨过头了。

  上世纪末,纳指经历了一轮暴涨,自1995年初至2000年3月初,指数从743.58点上涨至5048.62,5年累计上涨5.8倍,其中,1998年10月以后更有一段加速上涨过程,从1419.12点起步,一年半内涨幅达到惊人的2.6倍。随后,伴随着互联网泡沫破裂,指数一路下跌。如此看来,纳指确实涨过了火。然而,泡沫真的是无法超越的巅峰,阻止了纳指创新高吗?

  近百年来,股票市场上大大小小的泡沫此起彼伏,最著名的莫过于美国1929年大崩盘。1925年,道指从121点一路上涨,至1929年9月,越过380点,随后泡沫破灭,至1932年7月,跌至41.22点,跌幅达到89%。今天以万点的眼光看,道指当年的380高点只是区区泥丸而已。再如香港股市,恒生指数由1969年初的107点上升至1973年3月1775点,4年上涨16倍,不可谓不疯狂。尔后辗转下跌至1974年12月最低的150点。今天,以25000点的高度看,这个泡沫实在算不了什么。

  1990年12月19日,上证综指从100点起步,于1992年5月25日创出了1428.79点,一年半内上涨13倍,平均市盈率超过200倍,其中豫园商城股价超过万元,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香港股市堪有一比,尔后半年内指数跌至393.52点。尽管如此,随后十年中上证指数仍迭创新高,未被泡沫阻挡前进的脚步。1993年2月,上证指数在3个月内轻松创出1536.82点的新高,急涨近3倍;1999年6月30日,创出1756.18高点;2001年6月4日,创出2245.44点新高。

  综观全球股票市场发展史,泡沫大小并非是指数能否突破的关键,而泡沫中市场规模与公司规模大小,可能是指数创新高难度大小的关键因素。2000年3月底,纳指前十大权重股市值超过2.3万亿美元。其中,思科与微软等两家公司市值均超过5000亿美元,英特尔公司股票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这些大公司的股价泡沫才是阻碍指数超越的重要原因。

  指数下跌与大公司挖坑

  指数涨跌直接与成分股总市值相关。在不考虑股票发行的情况下,整个股票市场总市值上升,综合指数就会同比例上升,反之亦然。当成分股总市值下降一半,指数也将同比下降50%,尔后,总市值需要涨一倍,指数才能回到原点。只有当总市值超过原高点时,指数才可能创出新高。

  通常情况下,指数包括了数量不同的成分股,其股票价格下跌将会带动公司市值下降,相应地,指数下跌。当公司股价下跌剧烈,特别是当熊市来临时,指数在下跌时就会形成一个坑。公司市值损失越大时,相应地,指数的坑就越深。以市值加权的指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公司市值在指数中占比高,相应地影响力大,而小公司市值占比很小,对指数影响很小,因而,这种挖坑效应主要是指数中的大公司完成的。

  2000年3月,纳斯达克市场总市值曾一度突破6.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股票市场总市值的五分之一。2002年10月,纳斯达克市场最低谷时期,总市值跌破2万亿美元,损失近5万亿美元市值。相应地,指数从2000年3月10日最高收盘于5048.62点,一路狂泻,至2002年10月9日收盘于1114.11点,下跌78%。

  在这一波剧烈的下跌过程中,大公司市值损失巨大。2000年3月底,五大权重股市值1.9万亿美元,而2002年9月底其市值不足4000亿美元,五家公司损失1.5万亿美元,其中思科损失超过4700亿美元,微软与英特尔损失均超过3500亿美元。至2014年6月底,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与恢复,这五家公司市值合计仅8000亿美元,仍有1.1万亿元的损失,其中思科的损失仍高达到4105亿美元。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纳斯达克市场有超过一半的公司或者直接退市,或者通过并购谋求出路。当时名噪一时的公司,有的再没有机会恢复,这些公司给指数挖的深坑也没有机会补回来。如太阳微软系统公司(SUNW)市值曾超过1600亿美元,在硅谷与微软、惠普、思科具有同样的“江湖地位”,2009年4月以74亿元被Oracle并购,损失超过1500亿美元市值。再如戴尔电脑市值曾超过1300亿美元,2013年10月,市值已跌至249美元,并私有化退市。又如JDSU公司2000年6月底市值高达936亿美元,2002年9月底跌至14亿美元并退市。

  优秀企业填坑与接力

  资本市场的魅力在于其生生不息,优秀公司各领风骚,不断给投资者带来财富,同时也给指数带来不断上涨的动力。总的来看,指数涨跌受两种效应共同影响:一是挖坑效应,二是填坑效应。后者强于前者,指数就会上涨,并创出新高。

  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无非是谁来还。市值填坑的方法,一类由原公司自填,另一类则由其他优秀公司来替填。但是,指数的填坑不包括股票发行,也就是说,新股发行或再融资所带来的市值增加不能用于填补市值损失。如Facebook上市首日市值800亿美元,目前市值2000亿美元,其对指数的贡献仅限于上市后增值的1200亿美元。

  一是公司自填坑。在2000年泡沫破灭时,泥沙俱下,大跌引发市场恐慌,很多优秀公司也被错杀。随着时间流逝,一批有竞争力的公司市值得到逐步恢复,如微软公司在2000年3月底市值5832亿美元,2002年9月底跌至1971亿美元,2014年8月底市值已接近4000亿美元,虽离高点仍有近2000亿美元的距离,但从低点已补回2000亿的损失。同样,Oracle、英特尔及思科等均从低点补回了部分损失,其中Oracle补回了近1400亿美元。

  二是优秀公司替代填坑。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一批优秀的上市公司先后登上舞台。2012年,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突破每股660美元,其市值达到6235亿美元,刷新了微软公司在1999年12月创造的纪录,而2000年初时苹果公司市值不足200亿美元,2002年9月曾下跌至14亿美元,近十年来该公司市值增长巨大。又如亚马逊公司,2000年初市值仅为243亿美元,目前市值已超过1500亿美元,为市场贡献了1200多亿美元。再如谷歌,2004年上市时市值仅272亿美元,目前已接近4000亿美元。

  纳斯达克市场如梦幻一般,经历2000年的崩盘后,2014年6月底市值又高达66720亿美元,已超过2000年高点。相应地,指数已涨至4408.18,但与2000年高点仍相差12.7%,其原因是股票发行所增加的市值不对指数上涨构成贡献。2014年6月底,纳指中市值越过1000亿美元的公司已达11家,包括苹果、微软、Google、Facebook、英特尔及亚马逊等等,奈何2000年所挖的坑太大,暂时仍未填平。不过,纳指可能离创新高已不远了。目前,纳指市盈率22倍,与2000年高位时数百倍的市盈率已不可同日而语。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启示

  纳指是理解资本市场运作的一把钥匙。资本市场看似涨落无序,但有其内在逻辑。市场成功与否并不在于有没有坏公司来挖坑,而在于有没有好公司来填坑。因而,能否培育优秀企业自然是资本市场的生命力强弱所在。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市场并没有因为安然、世通等坏公司而受到重大影响,也没有因互联网泡沫破裂而毁灭。

  市场通常并不惧怕泡沫的出现,关键要看泡沫发生阶段相关上市公司的规模,由此决定了泡沫破裂时市场影响大小,并进而决定了市场的未来走势。巨型公司泡沫就会为指数挖出一个巨大的坑,增大了后续填坑的难度与时间,而小公司泡沫很容易被新公司取代,甚至于被下一个泡沫取代。

  我国创业板指数推出后,一路跌至585点,随后半年内涨幅达263%。于是,有关创业板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议声四起。创业板与2000年纳斯达克市场最大的不同便是公司规模总体偏小,最大公司市值仅330亿元,超200亿元市值的公司不足10家。即便有部分公司存在泡沫,甚至泡沫破裂,其挖坑能力也是有限的,并且这种坑较容易被自身或其他公司的市值成长所弥补。因而,在创业板后续上市资源丰富,上市公司总体处于成长期的阶段,指数自然很难形成长时间不会被超越的高点。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7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专 栏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保 险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评 论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理 论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A013版:市 场
   第A014版:动 向
   第A015版:期 货
   第A016版:行 情
   第A017版:数 据
   第A018版:数 据
   第A019版:信息披露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A021版:信息披露
   第A022版:信息披露
   第A023版:信息披露
   第A024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纳斯达克指数何以难创新高
审慎评估全面降息的经济后果

2014-11-26

理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