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4年12月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内地香港基金互认技术服务座谈会举行

2014-12-0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胡学文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技术服务座谈会昨日在深圳举行,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香港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张灼华等领导,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前海管理局和两地基金业、银行业的60多位嘉宾出席了会议。与会嘉宾围绕基金互认技术服务的市场需求、组织模式、实施方案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近年来,QFII、RQFII以及QDII等传统开放渠道的规模不断扩大,近期“沪港通”正式开闸,标志着交易所互联互通也成为双向开放的重要渠道之一。今年9月9日,证监会批复深圳市政府《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资本市场领域加快创新发展的政策请求事项》,针对支持在前海设立服务于基金互认的统一服务平台,提供基金跨境销售和托管结算业务的请求,建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深交所协调合作,研究论证平台建设的具体方案。

  张灼华认为,基金互认既能全面结合两地特点,又能充分发挥两地优势,将监管合作推向更高的高度,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个满足区域内不同客户、不同市场需求的平台,增强两地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吸引力和话语权。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表示,与现有渠道相比,基金互认意义重大:第一,基金互认不但是资本市场的开放,而且是服务贸易的开放。基金互认使境内投资者第一次有机会享受境外知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的管理服务,反之亦然。第二,通过互认基金,投资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比如,通过互认基金,内地投资者不但可以配置香港的股票和债券,还可以配置美国、欧洲以及其他海外市场的产品。第三,两地资金通过互认基金投资对方市场,有助于优化各自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提高市场的定价效率。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文华表示,中国结算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充分发挥好金融基础设施的功能,积极配合深交所、香港金管局、前海管理局以及相关市场机构,全力做好基金互认的相关工作,努力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融合。

  会上还通报了基金互认服务平台的总体准备情况、具体业务方案、内地深证通FDEP(金融数据交换平台)和香港CMU基金运作平台的基本情况。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机 构
   第A003版:专 栏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聚焦A股万亿成交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银 行
   第A008版:评 论
   第A009版:要 闻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聚焦金融创新法律问题研讨会
   第A013版:基金动向
   第A014版:基金深度
   第A015版:数 据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习近平:逐步构筑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
资本市场有望成明年经济转型抓手
11月CPI继续低增长 低通胀格局确立
深证及巨潮指数系列
要闻短波
内地香港基金互认技术服务座谈会举行
[AD]节目预告

2014-12-08

要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