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4年12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应动态看待当前宏观经济

2014-12-1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映宏

  格局和角度

  决定视野

  在有的人眼中,问题就是未来失败的借口;在有的人眼中,问题却是进步或上升的开始。格局和角度决定了人的视野。比如国务院的参事夏斌先生就比较悲观,因为他是从静态的眼光看问题,结构问题,债务问题。以静态的眼光看问题对不对?对!他们的数字也都是准确的,但是宏观经济是一个高速运转的实体,就像陀螺,陀螺在静止的时候,当然就倒下来了。但要是运转起来,它会在动态中保持一种平衡。

  我们现在的经济,按照高层判断是三期叠加,哪三期呢?第一期是指由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的下降期(10%到7.5%);第二期是由结构调整期和培育新型战略产业培育期的重叠期;第三期是上一届政府四万亿宏观刺激政策留下的问题的消化期。这个判断不是悲观的判断,是中性的判断。

  什么是最大的风险?那些看不见的,无法预测的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你认识到的问题和认识到的风险,你就会采取措施去应对去化解,这样的风险并不可怕。

  正确理解新常态:

  问题就是机会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由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平均10%的增长到现在的7.5%,甚至后年的6%,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就业解决不了,会有很多问题爆发出来,债务危机就会出现等。但是如果我们继续去做房地产,政府去做一些低效的投资,政府去担当经济运转的发动机,这样利率能降下来吗?房地产是暴利,可以承受15%的年利率。政府融资平台可以承受12%的利率。房地产如果保持现在的只涨不跌,政府借钱就压根没想过还,这样的利率哪一个实体经济能承担得起?所以现在把投资压一压,无风险利率、贷款利率往下降一降,宏观经济的增速表面上看是下来了,但是却不会出现去年的钱荒了,也不会出现实体经济无钱可用的情况。

  结构很重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惨败,大清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都是最高的,占到全球的百分之四十。但为什么会被英国、日本等打败?不是我们经济总量不行,关键是结构。那时候我们的结构主要是农业。工业,尤其现代工业占比很小。虽然经过同治中兴李鸿章这些改革名臣的推动,有所振兴,但GDP结构还是非常落后的,所以结构比总量重要。

  投资、消费、进出口三驾马车,如果消费能够占到60%~80%,那我们经济就是可持续的,非常健康,非常稳健。三大产业中,新兴产业,新兴工业占比再增加一点,高附加值的农业,用信息技术升级的高端制造业,能够参与世界竞争的装备制造业,结构多一点,创造、创新、创业的氛围再活跃一点,我们社会的经济结构再完善一点,经济发展肯定会更好。

  谈投资就不可避免地要谈到房地产。我国1998年正式实行房地产市场化,我认为房地产牵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功不可没。政府投资基建,建设基础设施、地铁、高速公路、高铁等改善了每个人生活的硬环境,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虽然很多人在这些问题上骂政府,但我们还要心平气和地看看这些建设是不是真正起到了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作用。

  那么接下来中国经济如何持续发展?有很多人怀疑,中国经济以6%的增长还能不能持续三十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公布了一个数据,按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的话,中国的GDP达到17.6万亿美元,按照市场汇率价来算美国是17.4万亿,如果按照PPP(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中国的GDP,在今年的10月10号,中国已经正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我们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10万亿美元,这是按照市场汇率价来算的,这两个数据存在70%的差距。那主流媒体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他们很多都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在捧杀中国,但我个人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是非常客观的。按照PPP和按照市场汇率价计算出来的GDP,表明了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巨大潜力。

  那么这74%的差别差在哪里?差在我们的劳动力价格,我们出口的产品,尤其是享受到的服务。我们的人工成本仅有美国的五分之一。比如,同样是保姆,在中国一个月要支付保姆3500元人民币,但在美国就要3000美元。这之间的差别就是五六倍。而中国劳动力要素占到GDP的构成中要占到40%,甚至更高一点。所以支撑中国GDP背后的劳动力比美国少算了80%,如果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今后慢慢上升到和美国持平,其实中国的GDP就可以跟美国拉平了。

  备战2015的几个思路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再来看看股市的机会在哪里。我认为分析股市要看四个周期,一个是政治周期,一个是流动性周期,一个是宏观经济周期,一个是企业财务周期。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政治周期从去年中旬就开始出现利好政策,政策就开始托底,开始放了,这次就降息0.4个百分点,幅度很大。流动性周期以这次降息为起点,也开始触底反弹往上走了。宏观经济周期现在很多人看得很差,认为钢铁行业不到60%的产能利用率,煤炭行业70%是亏损的,包括有色等行业都是严重产能过剩的。但随着前两个周期的触底反弹,宏观经济周期也开始往上走了。现在看第四个企业财务周期,券商保险这一块盈利已经开始往上走了,未来钢铁、煤炭、有色等这些企业的盈利周期我估计会在明年一季度开始往上走。

  所以从这四个周期来看,股市已经具备了全面牛市的一切基础。

  还有一些行业,随着股市好转,很多人就敢消费了,这些公司就可以提价。提价什么概念?提4%的价,他的利润就可以增长30%、50%,至少也是10%,这就是财务杠杆,他们的机器、厂房、人员这些支出是固定的,无论经济好不好,都是要出的,现在提价,提出来的价格全是利润。所以去找那些敢于提价的公司,大胆地买入。你只要相信宏观经济周期来了,景气了,这样的企业如今很多还趴在地上。

  此外,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我认为应该关注中证500和上证380,它是主板里的新兴产业公司,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和创业板同样有竞争力、有前景的公司。而且中国的未来转型,都需要战略新兴产业来拉动。现在社会创造、创业、创新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律的出台,至少社会的整体氛围已经很像1992年,一个蓬勃的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潮,汹涌澎湃,尤其将互联网思维放进来的战略性新兴行业是非常有前途的。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72版)
   第A002版:机 构
   第A003版:沪港通满月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2015年资本市场展望
   第A006版:信 托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专 栏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要 闻
   第A013版:市 场
   第A014版:动 向
   第A015版:期 货
   第A016版:评 论
   第A017版:信息披露
   第A018版:信息披露
   第A019版:信息披露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正谨慎前行
应动态看待当前宏观经济
地产大佬集体看淡房地产
是何信号
全国已清理3200余名副处级以上“裸官”
农村金融改革有望再次提速

2014-12-17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