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4年12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土地承包大户4年务农经济账

2014-12-2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小平

  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新一轮改革的“攻坚战”。这场事关稳定大局的改革,能否得到顺利推进,取决于农户和承包大户两大主体的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

  平湖市三丰果蔬专业合作社,是浙江平湖试点土改过程中,农民自发成立的一个普通经济组织。透过他们的经济账,或许可以看到这场改革的前景。

  务农收入不如进厂打工

  毛华良和王杏观,浙江平湖市新埭镇的普通农民,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是,共同的“农业致富梦”,将这两位发小又一次紧紧捆在了一起。如今,他们是平湖市三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合伙人。

  三丰合作社2010年组建,当初只承包了620亩土地,但目前有1715亩,是当地名副其实的承包大户。这些土地分布在姚浜村及其隔壁的星光村,其中姚浜村620亩。水稻、蔬菜水果和水产养殖,是目前该合作社的三大产业。

  上千亩的规模,4年的发展,记者原本以为他们应该赚了不少,但问及这个话题时,他们却显得难以启齿,在迟疑了片刻后,毛华良最终还是说了,“不如进厂打工。”

  毛华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土地租金700元/亩,每亩水稻的收成1000~1100斤左右,按照粮食收购价1.55元/斤,二者差额为1000元。但是,除去农药、化肥、种子等支出,一亩地在“丰收”的前提下,收入在50元以内。按此测算,合作社1715亩土地如果全部种水稻,一年也就是8.58万元。

  正因为种粮不赚钱,所以从承包的第二年开始,三丰合作社开始逐步尝试种植蔬菜、水果及水产养殖。但是,上千亩的土地,还得雇佣工人,购买机械等。“这两年情况有好转,但我们赚的钱,都给工人发工资了。”毛华良如是表示。

  目前,在三丰合作社常年务农的工人85人左右,农忙时200人左右。去年,三丰合作社工资支出230万元左右。这些给三丰合作社打工的工人,80%来自两个村的村民,其中男工9.5元/小时,女工7.5元/小时。

  王杏观称,在合作社打工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年轻人不愿意当农民。因为缺人手,不得不说服家人来帮忙。“现在,我们两家妻儿老小近10口人,都在合作社,我们是老板,他们是职工,如果不给他们开工资,早就跑到厂里打工去了。”王杏观说。

  据悉,土地流转后,当地的农民受益较为明显,除了拿土地流转的租金,农民空闲下来后,就到附近的工厂或者合作社打工。另外,6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领补助。以姚浜村老支书为例,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是姚浜村2009年土改时,第一位在“委托土地流转申请表”上签字的村民,放下锄头上了田埂后,如今在村里的一家箱包厂做门卫。

  目前,上述姚浜村老支书的收入由四部分构成,1.4亩地土地流转后的租金,1550元/年;进厂当门卫工资,1600元/月;同时,还能拿到500元/月养老补助金,退休金400元/月,年收入合计3.16万元。而目前,平湖地区普通工厂招收年轻劳动力的工资,大约2000~3000元/月。

  赚钱要靠“老天爷”

  承包大户不赚钱,甚至比不上进厂打工,那么三丰合作社还会继续承包土地吗?

  对此,毛华良和王杏观回答得很坚决,“肯定还要搞,我们准备3~5年内,还清银行360万元贷款后,账面上再保留200万元流动资金。”但是他们强调,“这个得靠‘老天爷’帮忙,如果没有风调雨顺,那就不知道了。”

  之所以他们强调“老天爷”,是因为两人组建合作社以来,几乎每年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且损失惨重。

  “合作社组建当年,2010年6月3~20日,将近20天的梅雨,刚刚播种下去的600亩小麦,颗粒无收;2012年8月8日的台风‘海葵’,把蔬菜大棚刮倒了,损失了80万元;去年10月8日,300亩蔬菜地被淹,损失了24万元。”三丰合作社遭遇的挫折,两人记得清清楚楚。

  在王杏观看来,现在的农业自然灾害险的设计,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去年,被台风刮倒的大棚,保险公司理赔员到现场看灾情,说了一通不符合保险公司最高赔偿的要求后,最终只赔了4.3万元。”保险公司的做法,让他至今都觉得纳闷。

  今年,三丰合作社没有遭遇自然灾害,收入预计700万元,支出包括人工工资240万元、土地租金160万元、化肥农药100万元,大棚薄膜30万元,贷款利息40万元,其他50万元,合计成本620万元,今年预计利润80万元。

  但是,今年合作社的80万元利润,需要摊薄到前些年损失及投入上,所以才有上述的“收入不及打工”说法。而未来3~5年赚560万元,两人是依据今年收益,对未来做出的预判。

  农业需要靠天吃饭。不过,两人经过4年的合作,也愈发感觉到“科技和市场信息重要性”,这也是支撑两人看好未来的重要因素。

  以市场信息为例,原来三丰合作社只种水稻,但如今演变成了水稻、蔬菜水果和水产养殖三大产业,这些变化,都是两人一次又一次失败中摸索出来的结果。以蔬菜为例,他们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和调查,已逐渐掌握了畅销蔬菜的种类、需求量等。

  毛华良称,“目前,我们对市场已经了解了,又掌握行情和技术,这些就是继续承包的资本,既然条件都具备了,现在放弃就太可惜了。截至目前,钱真的没有赚到,可能跟进厂打工没有区别,但主要是因为这几年一直在投入”。

  两人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对现代农业的认识是:“如果重新选择的话,还是会把土地承包继续做下去,农业是国民的基础,衣服可以少买,但是粮食每天必须吃,每个人都离不开,钱虽然赚得少,但如果真的种好了,也可以稳稳当当。投资农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5~10年见到回报很正常。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也很多,从刚开始承包到现在,政策的扶持力度一直在加强,这对发展规模农业很有帮助。”

  对于三丰合作社的前景,两人显得底气十足,毛华良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种植水稻需要的人少,现在我们合作社各种机械都有了,等资金宽裕点后,会再承包1000~2000亩土地,再过两年,合作社的规模肯定会在3000亩以上。”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7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年终盘点之国内财经
   第A006版:年终盘点之海外财经
   第A007版:年终盘点之证券行业
   第A008版:广 告
   第A009版:年终盘点之证券市场
   第A010版:年终盘点之公募基金
   第A011版:年终盘点之私募、海外基金
   第A012版:广 告
   第A013版:平湖土改样本调查
   第A014版:公 司
   第A015版:公 司
   第A016版:专 栏
   第A017版:机 构
   第A018版:市 场
   第A019版:数 据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A021版:信息披露
   第A022版:信息披露
   第A023版:信息披露
   第A024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浙江平湖新土改路径:整村流转 制度化操作
土改试验田留不住农民
土地承包大户4年务农经济账

2014-12-29

平湖土改样本调查